【弒親碎屍案】
【本報訊】青年周凱亮涉嫌與友人在大角嘴殺害肢解六旬父母,案件昨在高院進行第十三日審訊。控方精神科專家庭上透露,周凱亮有心理變態傾向,自戀自大,智商(IQ)達一百二十六,高於平均水平,但周認為應更高分;而另一被告謝臻麒的智商僅八十四,低於平均值。謝的代表資深大狀質疑,智商如此大差距的人成為朋友並不常見,又指周於案中或藉歸咎於謝以圖推卸責任,專家同意有此可能。
記者:楊家樂
控方昨傳召兩位精神科專家作供,反駁辯方指首被告周凱亮犯案時受減責精神失常影響的說法。青山醫院法醫精神科部門主管蕭慧敏醫生指出,會面後認為周今次殺人無論計劃及行動均謹慎,事後不同情或關注父母,亦沒有悔意,只記掛自己的傷勢,有心理變態傾向。周有人格障礙,為人冷漠,自戀自大,但並無精神分裂及躁鬱症等嚴重精神病,不符合減責條件。
曾遭小欖病友襲擊
蕭在辯方盤問下承認建議周繼續留在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方便繼續跟進,及為保安理由與在荔枝角收押所的次被告謝臻麒分隔。蕭謂周在聆訊前曾遭兩名病友襲擊,但周同時能與其他病友相處,一同下棋,談論人生及書本,交朋結友。
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顧問醫生雷聲响則於案發後曾與周見面三十次,亦指周只有人格障礙。雷指周自十四歲便自覺與眾不同及優越過人,開始遠離他人,童年不快樂。他曾遭女性拒絕而企圖自殺,又因帶女友返家遭母親趕走而分手。後來他在大陸有多段感情關係,其中一人為他懷孕,他要求對方墮胎不果,沒興趣見女兒,最後分手。周自覺未能發展潛能,憎恨自己之餘,更歸咎父母逼他學琴及留學澳洲,希望解決他們並自殺。周坦言殺父母翌日走進雙親睡房,看見空空如也的床大感釋懷,遂放棄殺兄及自殺計劃。雷認為周沒有嚴重精神問題,故犯案真正原因超出他的專業範疇,難以置評,只能說「人類可以很極端」。
想發展不實際理論
雷指周曾接受智商測試,結果高達一百二十六,高於平均水平最高的一百一十五,但周認為自己智商應該更高。而謝臻麒的智商僅為八十四,低於平均值,屬一百個人中最低的十六個。專家同意,高低智商的人鮮有成為朋友,亦同意周或藉歸咎於謝而企圖推卸責任。
雷揚言周所謂的人生目標不切實際,聲稱想透過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不存在的永動機,發展物理理論,卻沒有實際行動,又不願與人合作。但辯方質疑,近日啟航環球飛行的全太陽能飛機,在廿年前根本不可行,而愛因斯坦當年也只是一名小職員,不應對周妄下論斷。雷回應指飛機是多方專家及機構共同努力的成果,而且「並非人人都是愛因斯坦」。
擔任辯方專家證人的前青山醫院院長張鴻堅醫生在控方盤問下承認,周在案發前後均對不同人說謊,計劃周詳,但認為這與他的精神分裂症狀無衝突。雖受病情困擾多年,他仍有能力工作,甚至投資獲利。張舉例指,故事曾被改編成電影的諾貝爾獎得主約翰拿殊,也有精神分裂。
張認為周因精神失常而犯案,雖明知自己在做甚麼,亦知做錯,但內心深處其實不明白犯案原因。不過張同意,假如控方找到有力證據指周因財政原因犯案,或會影響他的結論。
案件編號:HCCC3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