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股價爆升六成,除咗上星期大家熱切談論那隻「妖股」外,仲有咩股份咁巴閉?由內地大型地產商綠地集團早年買殼變身而成的綠地香港(337),二月中開始股價節節上揚。搞邊科?
朋友說,綠地自二○一三年易手以來(前身為盛高置地),一直被投資者忽略,雖曾因憧憬注入資產、整體上市等concept而炒過一輪,但很快無以為繼。近日綠地管理層向市場吹風,說母公司落實咗綠地香港日後的定位:就係主力做互聯網金融,仲計劃和阿里巴巴或平保(2318)合作,搞網上平台銷售房地產基金產品。
睇番綠地近期在港交所(388)公佈的權益披露,就發現早年賣殼時、公司發行的可兌換優先股(CPS),近日在場外出現大批轉手。前主席王偉賢一月底減持了一億股CPS,相當於整體股本3.8%。
而一、二月間,綠地合共已有1.24億股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如阿里或平保真係會和綠地拍住上,最合理的估計,是有人要入股做策略性投資者。唔怪得綠地會咁短時間升到「嘭嘭聲」。
呢檔野最後搞唔搞得掂?無人知。但重溫去年騰訊(700)入股華南城(1668)的經驗,單是騰訊個名,已足夠市場「未出發先興奮」。雖然一年後的今日,華南城股價已打回原形,但who cares?朋友溫馨提示,有啲嘢叫「見光死」,切忌太貪心。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