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首兩個月經濟活動增速繼續屢創新低,固定資產投資跌至十三年以來低位,按年增長13.9%;社會零售也錄得十年來低位,僅升10.7%;工業增加值則是近六年低位,升6.8%;均遜於市場預期。
大行料中央穩人幣減走資
經濟師指經濟差將促使外資流走,故中央除了推出刺激增長措施外,更會穩住人民幣以減低資金外流。
中國經濟表現疲弱會促使資金外流,理論上對人民幣會帶來貶值壓力;不過麥格理中國經濟師胡偉俊表示,相信中央為保內地資金流動性,避免資金外流,反而會保持人民幣穩定性,不讓其出現顯著貶值;而近期人民幣貶值,更主要原因是美元強勢所致。
中國經濟指數重要指標之一的火力發電量,今年首兩個月跌0.8%;土地成交價下降30.2%,住宅銷售下降16.7%。澳新銀行估計首季經濟增速可能下滑至7%以下。央行需要盡快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兩會」後將加快基礎設施投資,以至推出定向微刺激,遏制經濟下行。
瑞銀估計要待第二季,生產和投資活動才會反彈,並會再降息一至兩次。
不過,統計局專家郭同欣則反駁,中國經濟規模已經超過六十萬億元人民幣,一個百分點增速已相當於過去幾個百分點,即使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對應的經濟增量也是很大的。
經濟結構也在推進,他表示服務業增速快於工業,期內服務業生產指數升7.4%;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8倍;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大升44.6%;春節黃金周旅遊收入增長14.6%;二月份全國電影票房收入更首次超越美國達40.5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