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擬10億元校內建中醫院

浸大擬10億元校內建中醫院

【本報訊】浸會大學去年爭取在九龍塘前李惠利校舍興建中醫教學醫院失敗,據悉該校正探討在校園內興建中醫院,並已物色三至四幅空地研究可行性,其中一幅是賽馬會中醫藥學院大樓旁邊一幅草地。該地只有約三個籃球場般大,後面有學生宿舍,加上有高度限制,相信可建的醫院規模不大,或少於二百張病床。以現時建築成本估算最少需八億至十億元。
城市規劃委員會去年否決將前李惠利校舍改變成住宅用途,還原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政府將部份用地撥給浸大作學生宿舍,部份留作特殊教育用途。因本港仍未有中醫院,浸大中醫藥學院學生要返內地實習。
據悉,浸大對興建中醫教學醫院未死心,已在校園內物色三至四幅空地,探討興建中醫院的可行性,當中包括現時賽馬會中醫藥學院大樓旁邊一幅草地。該地面積約一千二百平方米,約三個籃球場般大,現作休憩之用,後面是學生宿舍。

浸大已物色土地,探討興建中醫院的可行性,包括賽馬會中醫藥大樓旁的草地。

料病床少於二百張

因該地段屬高等教學用途,將來或需像中文大學在校園興建私家醫院般,更改土地用途;該處遠離民居,相信反對聲音不大。該處只能容納一座大樓,附近有高度限制,後面的學生宿舍有十九層;將來病床數目,或較該校原計劃於前李惠利校舍提供約二百張病床少。
消息人士指,政府應不會撥款興建中醫院,浸大需自行籌款,以現時建築成本估算最少需八至十億元。建築成本每年上升,難以估計真正落實時所需成本,「好多有錢佬都支持中醫藥發展,相信籌款唔難」。
另有消息人士指,政府去年公佈在將軍澳興建中醫院,但未有具體時間表;浸大想趕飲「頭啖湯」,以鞏固其中醫藥發展地位,及盡快為學生提供本地臨床實習機會。因浸大沒有西醫培訓,加上該地段不大,未必能提供急症室、血庫甚至殮房等設備。即使計劃落實,初期或只能提供日間醫院服務。
校方已委託顧問公司探討校內興建中醫教學醫院事宜,因浸大校園面積小,為免被批評資源分配不均,故需獲師生支持計劃。該校發言人指,浸大正進行在校內數個選址興建中醫教學醫院的可行性研究,現未有定案。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