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之間情非首爾?(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美韓之間情非首爾?
(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日前在韓國首爾著名的觀光景點世宗文化會館,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攻擊事件。不同於隨機砍殺的暴力受害者是普羅大眾,這次受害的對象乃是美國駐韓大使,所幸未危及生命。行兇者的動機仍在調查,但咸信與政治脫不了關係。目前韓國政府將之歸咎是極端分子的個人所為,卻掩蓋不了韓國內部對於美國、中國以及自身的認知困境。令西方感到意外的是,韓國雖是先進國家最後與中國建交者,卻是進展最快者。這是因為韓國作為儒教文化圈的一員,對中國有特殊的感情與思維。在帝制中國君臨東亞的時代,韓國絕對是最溫馴的臣屬,尤其是自親中的朴槿惠就任以來,首爾與北京的關係更迅速拉近。她基於國家發展、地緣戰略與國內政治考量,將經營中國列為極重要目標,而這必定會引起華府的猜忌。
對於美韓關係逐漸質變,華府當然有所查覺。從去年開始,北京大力宣傳一帶一路戰略,意圖打造中國的經濟霸權,其中一項便是所謂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也被視為是和歷史悠久、由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分庭抗禮。美國的亞洲盟友們顯然都收到美國的反對訊息而按兵不動,如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的立場則有些曖昧不明,首爾一方面既擔心該銀行為中國操縱所可能帶來的資金風險,一方面又難以抗拒其成員所可能帶來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在中東國家表達參與意願後,像是沙特阿拉伯、卡塔爾,乃是韓國第四、五的出口夥伴,若因AIIB喪失這些市場,會嚴重打擊韓國的經濟實力。
近來朴槿惠又以歷史問題和東京相持不下,這讓美國擔心東北亞的民主陣營即將出現缺口。在安全方面,美韓正在為戰區高空防禦導彈(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THAAD)的部署屢有扞格,顯示韓國國內欲持戰略自主的聲浪不小,讓青瓦台也不能夠輕易忽視。此外也傳出北京與國內親中派的大力反對,憑增了許多變數,如國防部長即在國會表示並未有引進該系統的計劃,使美國次國務卿Wendy Sherman在非正式場合針對其民族主義者干擾外交提出批評,認為此將阻撓未來的合作。更有趣的是,以往困擾首爾的北韓核武問題,現在已經得到有效控制,這並非來自六方會談或美日制裁的結果,而是平壤忙於政爭內鬥,讓金家統治的基礎更為虛弱,益發需要北京的奧援。比起金正恩暴走越過38度線,首爾現在較擔心北韓的突然崩潰,這則端視北京的考量。
120年前甲午戰後,清廷北洋大臣李鴻章前往日本下關春帆樓議和。過程中遭受日人襲擊受傷,日本擔心世界輿論有變,旋即與李簽訂《馬關條約》,其中一項便是確認朝鮮的獨立地位。120年後南北韓雖各為主權獨立國家,卻仍在某種程度上得依靠外力生存,這次極端分子之舉看來意在於此。如今正當美韓外交陷入低氣壓,林林總總均使華府不禁懷疑韓國是否正在成為一個小中國(little China)。大使的血必定會帶來影響,朴槿惠的話沒錯,這一刀確實是對美韓同盟的攻擊,只不過刀是雙面刃,除了割開大使的皮肉,更將劃破孕育中的韓中臍帶。

徐子軒
獨立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