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籽】創意香港無「點」子

【文化籽】創意香港無「點」子

【文化籽:籽談風月】
食色性也?畸形香港未必如此。
某晚飯局杯盤狼藉間,曾在報紙一人分身撰寫多個甜故專欄的雙陽公子有感而發:「殺生屠宰,尚且大排筵席,但交歡繁衍後代,偏要偷偷摸摸?」這是哲學題,在香港,性觀念的尺度猶如劏房,越劏越窄兼脫離現實。
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華人社會,同時是性壓抑至令人窒息的社會。性由不能說的忌諱轉化為無孔不入的生活慾望,手機搖一搖,開心大發現,在老人院門口跟殘廁尋常嘻呵,都能成為pop news,打開社會一直尋找着那一間濕落的炮房。

網上春色無邊,但標榜創意無限的香港人卻對「點子」敏感,你多久沒有在報紙雜誌上看到「露點」相?在香港藝術館展出意大利國寶《大衞像》的裸露被視為不雅、書展裏藝術插圖要密封膠袋、露何B仔的雕塑《新人》要變為「閹人」,港人的藝術文盲奇趣錄已被推上國際(笑話榜),連去年蘇富比舉行日本春宮畫展覽,傳媒報道出來的藝術作品何止一點春意都沒有,簡直變了和服展。可笑是,香港對裸體的觀念幾十年無改變過,不但意識上不能出軌,連視覺都不能有一「點」刺激。問誰未發聲?眼、耳、口、鼻,就欠乳房、下體未發聲,難怪李純恩擔心我們未來的社會棟樑,生在馬賽克蒙蔽的城市,會以為乳頭是正方形的,問你驚唔驚?
二○○七年《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淫審處接獲投訴把雜誌評為「二級」,編委面臨刑事檢控。後來前總編輯提出的司法覆核勝訴,撤銷有關評級,並毋須發還淫審處重新評級。近年,《爽報》由陶傑聲音朗讀的專欄〈眼兒媚〉被淫審處評定為不雅評級,陶傑便揶揄以此標準很多著名西方的文學作品都屬不雅。

香港藝術家石家豪作品《The River河神銅像》 2014 水墨及不透明水彩,絹本 44×44厘米

傳統媒體倒退 網絡尺度模糊

「裸體」就是淫穢、就是不雅?社會對此毫無共識怎樣推性教育?一九九五年《新人》事件後,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受不了越趨審查和壓抑的社會氣氛,起義鼓勵中大哲學博士文潔華撰寫了一本向裸體致敬的《裸睇》,可惜今日香港媒體上尺度,依然倒退。那些年,香港電影未有三級制前,邵氏拍了無數情色經典,李翰祥成為風月達人,呂奇當年更執導了多齣土產露毛片。昔日佳視的《哈囉,夜歸人》、亞視的《今夜不設防》,才子們在大氣電波食煙飲酒講粗口談風月,論盡男女間色慾荒唐,如今香港三級片變成內地自由行的獵奇活動,已難見一代的情色佳作。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向來尺度保守的電視劇近年卻不斷加插露骨及強姦情節,更有女藝人因入行三年皆拍強姦戲而憤然離巢。如此開放社會,性明顯成為刺激收視的偉哥,令保守的免費電視台也要營造觀念性高潮,把女角視為男性、觀眾和攝影機的「性慾對象」。
分裂是,網絡世界毫無邊界。二○○七年,討論區Uwants有網民因上載J圖超連結往「成人貼圖區」,而被判發佈淫褻物品罪成,成為同類首宗個案,筆者曾接觸被告人,其對睇J圖習慣被揭仍是羞於啟齒。今天「巴打」態度必然不同,網民不再要等zip檔開苞,click入留言,就已經有齊波多野、宇都宮等AV女優的愛情動作照片,網上的性尺度大膽經已毋庸置疑,就算「艷照門」再次爆出,已是小巫見大巫。人稱「風老總」的Gameone老闆施仁毅說,網絡世界的性尺度不是低了,而是未有清晰的尺度,他以網台為例,「早前有網台節目《百無禁技》,談及性愛,主持找了一位女士上節目扮做愛,引起譁然,但最後政府都沒有介入。」他觀察到,網台索性不帶「頭盔」,「早期網台都扮晒好驚,在節目開頭加『十八禁』提示,但你見近日多個網台的節目,都沒有了。」

真實與虛擬 香港人活在分裂中

正當高登仔寂寞難耐之際,經過六年諮詢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修例建議悄悄出爐。建議沒多少人關心,足證網上網下已有鴻溝。現時淫審處一方面肩起行政角色,評定主動呈交的物品是否淫褻或不雅,另一方面則負責仲裁,評定轉交物品等級後再轉交警方,但今次諮詢,當局卻建議剔除淫審處的裁判責任,認為有角色衝突。建議縱獲不少法律界人士支持,但沒有球證,傳統媒體自我審查的緊箍咒勒得更緊,因你不知球證何時吹雞、出紅牌。曾指出多睇鹹片不代表性無能的香港性教育會會長黎定基也憂慮,若連「龍門」都沒有,性路更難行。果籽風月趕於亂世出征,但求香城性史與文化,不至於刻意被遮蔽斷絕。
音樂情人vs完美奸人,就像香港人活在真實與虛擬間的分裂狀況,活在犬儒潔癖的世界做厹(潮語:狗衝),港人能不精神分裂、道德焦慮?
五千年性文化史當中,性是自然事,在香港卻被視為洪水猛獸,當中流露對性的壓抑和思想上的勃起障礙,較諸半世紀前更保守至令人窒息。未來現實與道德標準會否繼續各走極端沒人知道,但去事業線的《武媚娘傳奇》,你不會很想要吧?

記者:鄭天儀、童 傑
編輯:吳碧霞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