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申古洞農地建豪宅

發展商申古洞農地建豪宅

【本報訊】再有傳統農業區面臨發展威脅,萊特發展有限公司近年密密收地,上月向城規會申請將古洞南的蕉徑逾十一萬平方米農地改劃為住宅(丙類),擬建二百七十棟三層低密度住宅,該公司董事禤寶華及羅泰安曾代表田生收購,二人任董事的公司亦參與恒地併購項目。
萊特在申請書強調,項目可支援附近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滿足對高質素低密度的住宅需求,亦符合政府解決住宅土地短缺的政策目標。但翻查申請書資料,申請人只擁有兩萬三千平方米土地,只佔兩成業權。記者到蕉徑,發現大片土地被鐵絲網圍封,新業主未有再出租土地。駱先生租用的農地在擬議項目範圍,他指近幾年收地活動頻密,地主賣地後他要另覓農地,新一塊農地開發不久,或又面臨第二次搬遷。

憂蕉徑常耕地一鋪清

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指,當區農地質素佳,政府過去規劃意向均建議保留常耕地,休耕地亦具復耕潛力。而發展局曾指該區農地屬「有潛力作復耕用途的土地」,擬作受新界東北發展影響的農戶復耕。吳希文擔心一旦項目獲批,蕉徑常耕地將「一鋪清」,最少五間信譽農場受影響,未來亦無農地容納復耕的農戶。
蕉徑除了有住宅項目申請,亦有一間Prodigy Education Limited申請在農地興建國際學校,佔地四萬平方米,提供一千二百個幼稚園至中學學位,申請書指項目可舒緩國際學位短缺壓力,但有居民質疑國際學校並非服務當地人。項目要開拓十點五米闊道路連接外界,水婆在蕉徑務農數十年,她的農地就在擬建的道路附近,憂菜田不保。
吳希文指農地可興建學校,原意是興建村校讓農民子弟就讀,但學校類型定義不清,製造錯誤期望。政府新農業政策諮詢期在月底完結,但吳希文指諮詢期屢有農地受發展威脅,蕉徑兩個項目勢將整個農業區連根拔起。城規會就蕉徑擬建國際學校和住宅項目的公眾諮詢期,分別在下周二和下周五屆滿。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