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變種快管軼促中港關活禽市場 中央屠宰

禽流變種快
管軼促中港關活禽市場 中央屠宰

【本報訊】港大與內地專家研究發現H7N9禽流感病毒變種快,短短兩年演變出四十八種不同的基因型,更首次發現有活雞帶新型H7N6病毒;部份內地活禽市場有一成半的活雞樣本帶H7N9病毒,傳人風險越高。有「禽流感獵人」之稱的管軼建議內地及本港,應關閉活禽市場及實施中央屠宰。
該項刊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的研究,由港大公共衞生學院聯同內地及海外專家進行,二○一三至一四年於內地五個省十五個城市的活禽零售市場,收集約五百個雞鴨樣本研究。結果發現,平均有3%的活禽市場活雞帶H7N9病毒,南昌活禽市場活雞帶H7N9病毒比率最高,達15%。深圳及江西等活禽市場,有少於5%活雞樣本帶H7N9病毒。
H7N9病毒與H9N2禽流感病毒進行基因重組,變出四十八種不同基因型。研究人員首次在江西活禽市場活雞發現H7N6病毒但傳播力不強。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朱華晨稱,需研究不同基因型的H7N9病毒的傳播力及致病性。她稱H7N9病毒透過活禽貿易由華東輸入廣東等地,目前廣東省H7N9病人最多。港人常往返內地,增加本港傳入個案風險。

本港乙型流感上升

內地第一波H7N9導致一百三十多人感染,第二波有三百一十八人感染。去年十一月開始第三波,至今有一百七十多人感染,疫情或較第一及第二波嚴重。朱又指二○一三年內地爆發H7N9,兩年至今全球有六百三十八人感染,二百二十九人死亡;九七年爆發的H5N1禽流感,十八年來全球有六百多人感染,顯示H7N9傳播力較強,較大機會造成流感大流行。
領導研究的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管軼表示,內地供港活雞來自註冊雞場,若實施嚴謹檢測,證明雞場沒禽流感病毒,輸入內地活雞沒問題。但內地及香港長遠應關閉活禽市場及實施中央屠宰,將爆發禽流感風險減到最低。
另外本港昨再多兩名成年人感染流感死亡,變種甲型H3N2雖有回落趨勢,但乙型流感病毒上升,佔整體流感病毒樣本比率由兩周前6.5%升至10.5%,衞生防護中心強調現時流感疫苗能預防乙型流感。
■記者陳沛冰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eature/h7n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