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五盤擬增建萬戶「縮則」攻細單位 全屬新界項目

新地五盤擬增建萬戶
「縮則」攻細單位 全屬新界項目

【蘋果統計】
中小型單位渴市,發展商決意將單位「縮則」由「大變細」,意圖吸客。當中以新地(016)最為「狼死」,現最少有五個新界項目向城規會申請「縮則」增供應,擬議單位數目由一千五百多伙增至逾一萬一千伙,單位數目足足多了六倍半,規模幾乎等同一個太古城(一萬二千餘個單位)。
記者:黃嘉銘 程俊華

新地近年積極搶地,集團表示由去年七月至今共投得五幅地皮,包括兩幅天水圍官地及港鐵(066)天榮站項目、另有屯門景秀里及最近買入的大埔白石角地皮,合共可建樓面超過四百六十萬方呎。

元朗牛潭尾石湖圍項目申請改劃,要求由洋房變成分層住宅。 李錦華攝

石湖圍項目涉逾七千伙

不過,除了搶地,新地亦積極將單位「大變細」,當中拍住置地的元朗牛潭尾石湖圍項目,鄰近洋房項目翠逸雅苑及新地同系的葡萄園等。項目於去年九月獲批建三百幢洋房後,豈料不足半年又再申請改劃,要求將地積比提高至不多於三點六六倍,由三層高的洋房變成不超過二十九幢的三十四至三十七層高的分層住宅,平均單位面積為六百方呎左右,涉及單位數目為七千二百九十一伙,總樓面達四十四萬五千萬方呎。單位數量大增二十三倍。
新地亦承認,在適合的地皮興建較多中小型單位主要為配合市場及用家需要。石湖圍項目的改劃申請,正好配合政府加大房屋供應的方向,為市民提供更多住屋選擇,現正等候城規會審批。不過,有分析認為,方案獲城規會接納的機會不大,皆因周邊項目都是以洋房為主,發展中小型單位會令規劃上出現不協調,而且就算獲批,日後都要向政府申請補地價。
同屬該集團的屯門星堤二期及沙田大圍香粉寮項目,亦先後提出開細則申請,分別提出縮減單位面積約53.8%及38.4%,單位數量分別大增三點三倍及六成,至一千零四十四伙及一千三百二十五伙。

星堤二期單位最細200呎

當中星堤二期將單位平均面積縮逾一半至不足六百方呎,以興建一千零四十四個中小型單位,當中約超過一百伙更屬開放式單位,佔項目的近一成,最細單位只有約二百方呎,預料是繼長實(001)大埔嵐山後,成為新界另一個設有劏房戶的大型新盤。
同時,除了新地外,港鐵早前就旗下將軍澳日出康城總綱發展藍圖,向城規會申請增加四千個單位,令總可建住宅單位上限增至不多於二萬五千五百個,單位平均面積由八百零七方呎減至六百七十八方呎,受惠者又是新地,其投得的第四期項目,可建單位量由原本的一千六百個,已率先增至約二千二百個,增幅近四成。有關申請早前暢通無阻下獲城規會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