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金蘋果的本質 - 利世民

利字當頭:金蘋果的本質 - 利世民

金色的MacBook,金色的Apple Watch……金色的,金色的。
香港時間三月十日凌晨,蘋果又有新產品發佈。內容雖然大多事先張揚,但見到了產品的本尊,還是教幾十億人震驚了;對不起,這個句式實在太太太過有魔力,令我不能自拔。
回到蘋果新產品發佈。見到就連新MacBook也有鍍了金色的選擇,有人問:「為了追逐大陸這個容易開發的市場,蘋果是否已變了質,變得更俗氣?」可能吧。但話雖如此,問題是蘋果有沒有為了大陸市場,在產品的質素上作出妥協。
「金蘋果」產品,最多爭議的,應該是那一枚一萬七千美元的18K金紅皮帶Apple Watch Edition。這錶在功能上和三百四十九美元、以鋁材做的Apple Watch Sport沒有分別,甚至連外觀也分別不大,有人質疑,單單是那一點的物料不同,兩者差價是否值四十八倍的分別。
要知道,價值是主觀的感覺,只要有人願意買,旁人就沒有說三道四的餘地。常識告訴我們,最終賣出去的Apple Watch,大多數都應該是中低價的款式;最高價錢的,當為小量供應。個人認為,蘋果要是宣佈,Edition的產量,只有十枚八枚,還有Jony Ive的親筆簽名甚麼的,說不定可以賣得更貴。
「沒有道理呀!過了兩年,這枚電子錶還是會過時……」無錯,炫耀性消費的重點,就是以一個人人都知道的溢價,買一樣別人負擔不起的物品。通常,炫耀性消費,對象都是獨一無二的,例如古董和藝術品。近年,稍為限量的稀有品,都可以成為炫耀性消費對象,例如女士最愛的手袋。工業大量生產的,很難成為炫耀性消費對象,蘋果,可能是例外。
大陸是炫耀性消費的最大市場,有人說是因為送禮文化。假如是如此單純,那就是蘋果不了解國情,不知道過去兩年的反貪。不過,從近代史看來,任何新興的經濟,都有nouveau riche,有錢,但沒有社會地位,所以要靠消費來肯定自己的成就。當然,在別人眼中看來,此等行為看來又俗氣又無謂,這是一個社會的過渡期難免會發生的現象,就算曾幾何時的香港一樣有出現過。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