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荒唐京官 邊讚邊破壞香港制度優勢 - 李平

蘋論:荒唐京官 邊讚邊破壞香港制度優勢 - 李平

中港兩地的政治、經濟衝突赫然成了今年全國政協、人大「兩會」的焦點。荒唐的是,中共官員一邊承認、讚賞香港制度、營商環境具有內地城市無法取代的優勢,一邊從法治、官場文化、社會管理等方方面面,蠶食、破壞香港的這種優勢,而不是推動內地制度的改革以縮窄兩地的政治分歧。更荒唐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政改的憲制責任橫空出世,用的是港人熟悉的字眼,表達的是凌駕於港人之上、凌駕於香港《基本法》之上的黨國意志。
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人大會議上的發言,表現出對香港制度優勢的又愛又恨,在中共官員及內地民眾中很有代表性。他除強調內地是香港發展的靠山、香港未來發展要靠加強與內地合作外,也表示「香港將會在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繼續長期發揮最特殊的補益作用」,這是內地任何一個城市都無法取代的。他列舉了香港的四個優勢:一是與內地不同的社會制度,包括經濟政策和制度的差異性;二是長期形成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的慣性作用;三是營商環境的優勢,包括法治成熟、經濟高度自由開放、金融體系穩健、專業服務發達、政府廉潔高效、社會管理先進、低稅制等;四是國際化程度高。
與內地相比,這些優勢中最突出的當然是制度、法治、政府廉潔高效。以常理推斷,中共官員既然如此讚賞,自當一面支持港人以真普選維護核心價值、維護香港優勢,一面通過擴大改革開放,提升內地水準,縮窄兩地差距以減少衝突。但中共官員正在做的,只是一味打壓香港,損害香港的優勢、聲譽。在本次人大會議結束前後,中共官員、媒體及親共人士,還會在至少三個問題上大張旗鼓地宣揚黨國意志。
其一,炮轟反水客示威。這不只是反港獨的箭靶,也是駐港官員撈政績、親共人士討好北京的着力點。筆者曾就水客問題指出:北京和梁振英坐視水客問題由經濟和社會問題惡化成政治問題,令人質疑他們有意激化矛盾,為反港獨樹立箭靶;而且,張曉明去年到北區考察雖一事無成,但將成「他的政績和中央關心香港的表現」。不幸的是,兩項預測都已成真。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宣稱,光復行動明顯是港獨行為。張曉明在會上自我表揚去年落區考察水貨問題,中共在港喉舌也表揚他「助港人謀劃發展」,完整地呈現中共的那套官場文化。
其二,宣揚憲法治港。這不只是否定《基本法》作為香港小憲法的地位,更是藉把黨憲引入香港,引入中共直接領導香港管治的「合法性」。中國現行憲法規定「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還強調中共領導的統一戰線、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輿論一直認為,中共如果不廢除憲法中維護一黨專政的條文,依法治國就無從談起。如今發展到把中共的領導直接引入香港,擺到明是要擱置《基本法》、擱置「一國兩制」。
其三,硬銷假普選方案。張德江代表中共發佈這一「硬任務」,如果不是旨在令香港普選落空,就只餘下如何「收買」數張泛民議員選票一途,不只要有足夠的誘因,確保他們下屆能再當選,還要給他們足夠的下台階,包括催谷支持袋住先的民意,甚至恐嚇市民一旦政改方案被否決,中央不會同意重啟政改五部曲,還會讓梁振英連任特首。
中共藉由這三大工作的展開,無論最終是否實現目標,都已對香港的民主、自由、法治產生制度性的蠶食和傷害。更可怕的是,這種傷害一旦形成就難以逆轉。更可悲的是,港人面對這種傷害還有多少抗爭意願、抗爭能力?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