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支援一場欖球比賽時,一名女子欖球員爭波時,頭部與對方肩膀猛撞,隨之倒地及失去知覺幾秒。蘇醒後她覺得頭痛和頭暈,對出事當日早上至發生意外期間的事情毫無記憶,送院治理及進行電腦掃描後,確定腦部無嚴重創傷,留院觀察兩天後亦慢慢恢復記憶。
這種因頭部受撞擊引致的短暫逆行性失憶,在運動比賽中不罕見,尤其在撞擊性和高速運動,如欖球、足球、拳擊或賽車等。患者對受傷前發生的事會某程度失去記憶,常見是較為近期的事,但亦可遠至廿年前。最近F1賽車手艾朗素練習時失控高速撞欄,事發後他的記憶回到二十年前,現時仍在康復階段,因此需退出下周的F1比賽。
海馬體受損不影響學習
腦部由頭骨和腦膜保護,當受到大力撞擊有機會引致腦部不同部位受傷。腦部海馬體擔當記憶和空間定位作用,將日常事物轉化為短暫性記憶,再植入大腦儲存成永久記憶。若海馬體受傷,患者可能會失去較近期,甚至是較舊的記憶,視乎受傷部位和嚴重程度而定。但海馬體受傷並不會影響語言和學習技能,例如開車或運動技能的記憶能力,所以運動員康復後,運動技能不會受損。
運動員在腦部受傷後失憶,應立即停止比賽,並進行詳細檢查,排除其他嚴重腦部受傷,例如腦出血不一定會即時出現,這類病人一般需停止劇烈運動和接受緊密觀察一星期或以上,視乎嚴重程度和康復進展而定,恢復過後重返運動場時亦應接受密切觀察。現時醫學上暫未有很好的方法和藥物加速患者的記憶力恢復,可幸大部份患者可隨着時間逐步恢復記憶能力,並不會有嚴重的後遺症。
隔周二刊出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執行總監容樹恒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