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永遠餓不死的兩種人 - 利世民

利字當頭:永遠餓不死的兩種人 - 利世民

過去幾個星期,都有反大陸人的示威。這一浪潮,其實由二○一二年開始醞釀,並在後雨傘爆發。我不知道,現象是否與即將要進入選舉周期有關。但江湖傳聞,在背後策動的積極分子,不少都躍躍欲試,希望在政壇佔一席位。
剛過去的星期日,游擊式的串連行動,由上水撤退到屯門,再殺落尖沙嘴;所到之處,見疑似非我種類必誅,藥房金舖一樣遭殃。
「其實金舖老早都已經拍烏蠅啦!」有知情者如此告。其實,不用甚麼知情人士,單看周大福(1929)過去一年業績和股價,就知道是甚麼一回事。有經營藥房的朋友,早在去年還未有甚麼反水貨客行動,已經說銷量萎縮,看淡前景,更說只有門外漢,才會在此時此刻去爭逐刀口上的薄利。
「金價跌,大陸的大媽應該急急入貨,為何金飾的銷情如此淡薄?」其實大陸普遍消費力,正在削弱中,再加上人民幣在下跌,在大陸消費者眼中,境外消費是越來越貴。
「價錢越升,大陸人越買喎。」有人有這樣的觀察也難怪。別忘了,金價由二○一一年九月的歷史水平高位,三個月內暴跌超過15%,當時也有不少大陸大媽在一千七百美元以下掃貨。業餘投機就是這樣,永遠都儍儍地往後望,不知道現在和將來。要知道,感性主導的集體行為,有時候可以錯得離譜。
最近目測經濟,驚見美國的日用品,不少都有一定程度的劈價,車用燃油就更不在話下。要知道,消費者物價在競爭下,往往跌得快,升得慢。在這邊廂的香港,貨幣掛了美元,價格的走勢不可能和美國背馳得太耐。
今天讓我來一個大膽的推測:港紙隨美元急升,人民幣下跌,自由行現象不再,屆時香港物價雖然有向下壓力,政治磨心也變成攻港的大陸貨。今天批鬥亂港自由行的本土激進分子,明天的行動是清洗賣和用大陸貨的賣港賊。
政治,永遠都是敵我矛盾的;要先認定敵人,繼而找仇恨的理由。世上有兩類人永遠都是餓不死:一是貨通有無做的貿易生意人,第二種就是沒有做生意的本事,但是懂得販賣仇恨的政客。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