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弊參半】
網上放盤自由方便,又省卻代理佣金,似乎好處多多。然而,網上放盤缺乏監管,用家切忌貪小便宜,因小失大。
搵盤方便 惟資料難辨真偽
業主和買家透過網上放盤可因應個人需要,包括地區、單位面積及價錢,自行篩選心儀單位。當中沒有代理中介人,免卻佣金,假設樓價四百萬元,買賣雙方每人均節省四萬元。有些業主把物業資料放上網後,快到即有買家或租客主動聯絡,還可約定放假時間睇樓,買家只須登入網站或APPS就可搜尋樓盤資料,方便有效。
不過,網上盤源真偽難辨,記者曾於某物業網站看見一個元朗舊樓放租盤,叫租九千元,寫明是業主放盤,致電查詢後原來是代理放盤,又指單位不存在,遂轉移推介另一樓盤。
網上放盤亦潛藏安全危機,不少地方曾出現業主自行放盤,結果引賊入屋、引狼入室,又或租客睇樓被騙訂金等案例。
此外,缺乏代理做中介人,在處理買賣及租賃合約時,隨時因為條文交代不清,例如租約寫明,業主須否負責冷調灶爐等維修費等,引致糾紛,結果為慳數元佣金,最終蒙受更大損失。
【用家意見】
上網純搵資料
李先生表示,曾經使用包括「28Hse」及「Gohome」在內的多個放盤網站作為資料搜集,但純粹作資料搜集,並認為市民上網搵樓應該要提高警覺。

慳錢但風險大
黃先生指,雖然放盤平台可以省卻代理佣金開支,但覺得「你慳得啲錢嚟,但風險可能仲大……除非你自己好熟呢一行,如果唔係,搵地產代理好似穩陣啲。」

直接落舖搵樓
任職銀行的劉先生兩年前成功置業,搵樓初期,他曾上放盤網站搜查資料,「網站就唔係咁好!始終都要約出嚟睇樓,我不如直接落代理舖,然後直接上樓去睇仲好!」
李家皓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