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日演說大談反思二戰德總理:正視歷史才獲鄰國寬待

訪日演說大談反思二戰
德總理:正視歷史才獲鄰國寬待

今年是二戰結束七十周年,德國總理默克爾昨天訪問日本,首個演說即提到敏感的二戰反思問題,指德國今時今日為國際社會所接受,有賴德國在戰後認真正視歷史,才獲得鄰國寬容接受。

同樣是二戰軸心國,德、日兩國現時跟區內鄰國關係的差異有目共睹。默克爾昨天在《朝日新聞》舉辦的演講上,引述前西德總統魏茨澤克(Richard von Weizsaecker)的名言,指「若對過去視而不見,將看不到現在」,經過納粹時期及大屠殺的「悲慘經歷」,德國得到國際社會再次接受是「非常幸運……若非鄰國寬容對待,根本無可能」達成和解,同時亦要「德國人開放、正面面對歷史」,並暗示作為德國總理不應在亞洲問題上說三道四,籲日本民眾自行領會。
今次是默克爾七年來首次訪日,亦是總理任內第二次,作為今夏G7𥧌會東道主,默克爾是按慣例到訪與會國以商討會議行程,此前已訪問了美、英、法、加及意國。

與安倍討論烏東危機

跟任內已訪問過中國七次相比,德國傳媒分析指日本早已感到被德國冷待,加上安倍晉三今年稍後將發表戰後七十年談話,或淡化日方歉意。默克爾此番演講對安倍以至日本右翼而言,可謂相當不是味兒。默克爾拜訪日皇明仁後,跟安倍舉行𥧌會,及討論烏克蘭東部危機和反恐對策。
法新社/日本放送協會

默克爾拜訪日皇明仁。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