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篩查最快明年底推

大腸癌篩查最快明年底推

【本報訊】政府將推出大腸癌篩查的公私營合作項目。有醫生指,進行大腸鏡篩查不同程度的風險,如每一千名病人中有八點八人會出血,及因病人需進行麻醉,每十萬人會有二百三十人會短暫缺氧,診所需有急救設備及足夠人手,應付突發情況,不排除將來政府正式推行篩查計劃後,有診所需提升設施。
政府最快明年底開始推行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資助六十一歲至七十歲的市民接受篩查,預計先有約二十八萬人參加大便隱血檢查;結果呈異常者中料有逾一萬人需接受大腸鏡檢查。
香港內科醫學院代表黎錫滔醫生指,美國數據顯示大腸鏡檢查有不同程度風險,如有少於百分之零點一的病人會穿腸。本港大腸鏡檢查事故比率與外國相若,診所需急救設備應付病人出現突發情況,不排除將來政府正式推行篩查計劃後,有診所需提升設施。
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胡志遠指,現時有約七成接受大腸鏡檢查病人,發現大腸沒瘜肉;中大將推先導計劃,培訓醫管局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做乙狀結腸鏡檢查。

啟德初期無急症室

乙狀結腸鏡檢查的風險、成本及對技術要求較大腸鏡檢查低,發現大腸有瘜肉的準確度達九成半;可於發現有瘜肉,才轉介腸胃專科醫生做切瘜肉,減輕對大腸鏡檢查的需求。
此外,據悉政府未來重點興建的啟德醫院,第一期最快二○二二年投入服務,但初期沒有急症室,只有約八百張病床,主要屬腫瘤科。第二期最快於二四至二五年投入服務,伊利沙伯醫院的急症室、外科及深切治療部等才會轉移到該院。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