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都快要踏進變成「前輩歌手」的那道門了,以為已沒甚麼風浪甚麼project沒經歷過,於這個角色上能學的都差不多到頂。才發現,原來我竟然有一件事從未做過:自己主辦演唱會。
歌手在香港,是一種高度受保護生物,身邊團隊都圍着你轉,行頭氣勢不能缺,不論你是半紅還是全黑,唱片公司經理人都盡力明星/富豪化所有歌手,以排場顯示自身價值。這不知從何時開始套用的模式,漸漸培育了一群多少失去自立能力的歌手,我曾經也是一分子。
沒錢的話,用心
話說回來,我從來都算是一個多功能歌手,多年來也自以為不依賴;當年監製梁祝舞台劇,同事們總是把整盤數攤在我面前,告訴我「真係冇錢喇,你自己睇啦。」結果要自己動手東扣西減的把賬目平衡,到最後還要自己掏腰包補助佈景中的一條樓梯。但畢竟還是有人幫忙處理瑣碎事,到了現在才終於明白,原來我之前顧到的,都只是皮毛。
辦一個演唱會,每一步都是錢。大數目如場租樂隊機票燈光音響不用說,小至車租飯盒海報,甚至宣傳卡印幾張用甚麼紙打甚麼光面都要處理。以前不是自己主辦,可任性地提出要甚麼不要甚麼,但現在真要自己「睇餸食飯」,終於能理解那種事事盡量省的心態。像一直坐頭等突然變成backpacker,瑣碎物品加起來就是會超支超重,隨身行李必須重整,簡約行動。
獨立起來的工作方式是個全新的體會,像我台灣友人所說,我又來到另一個「草創時期」。既沒有大團隊在背後公式發動宣傳,budget又是零,一切必須以最省錢的方法進行。不過,沒有錢花,不代表就要犧牲成效。自古以來,要讓事情成功,總括來講有兩個方法:一,用錢;二,沒錢的話,用創意,用心。
在此刻,你要盡用所有人際脈絡。歷年來積到的陰德,人緣到底有多好,在此刻統統見真章。有誰能幫忙聯絡宣傳、哪個朋友搞印刷海報可以算便宜點、有誰認識哪個designer,甚至有沒有粉絲開餐廳能贊助便當,都能派上用場。還好我甚麼都不多,就是義氣仔女朋友粉絲眾多,一呼百應下,這個周末成功上演了一個back to basics草根式海報宣傳巡遊,自己海報自己貼,自己宣傳自己跑。
台灣最盛產的是甚麼?咖啡店!我的觀眾群又正好就是愛流連咖啡店的文青類,於是決定先在網上呼召任何願意張貼我的海報的小店,結果不到半天就有超過百個店家向我揮手,網絡的威力是也。用Google map找到正確位置,做好標記,規劃好路程,隔天準備親身到店裏雙手把海報送上。
比假手於人更真
幾位仗義幫忙的好友,組成了義氣海報小隊,借了車,一大早會合亢奮出發。從西邊的雙連站,走到西門町,再往東區,最後跑到最多學生的師大和公館時,天也已黑。車子穿插在窄小的台北巷子間,到了目的地便跳車,以快閃黨模式突擊店舖。因為沒有事先聯絡,店主們無法預知我們來不來,也是此次行動好玩的地方。店主們反應不一,有些冷靜應對,大部份儍眼尖叫,有些根本還沒起床開店,到見到海報時,已擅自被貼上去了。
這麼organic的宣傳方法,我也是第一次經歷。比起假手於人,固然比較費時,路程上預設的三十幾家店,也沒辦法當天完成,要海報小隊後來補上。但原來惟有這樣的親力親為,才能得到一種以往只依賴別人去完成事情時所得不到的真實感。也不純為了省錢,而是當你用這種方法向世界釋出誠意與好奇,別人也會因為與你的互動而對你留下更活生生的好印象。
當天到達每個站,為報答他們仗義幫忙,我都會與店主拍照打卡宣傳他們的店,結果形成一種「小店支持何韻詩支持小店」的善有善報循環。走着走着,突然想起梁家輝在電影《難兄難弟》中,堅定說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那個表情,有一種相應的感動。在這個萬象更新的時代,我們好像又默默重拾及愛上那些曾經離我們而去的老舊方式。
事實就是,只要我們肯放下慣性,願意付出多點勞力,發揮創意,發揮互助互利的精神,沒有大財團大市場又如何?我天生鋼條形,沒那麼容易餓死。
可能性就在我們面前,各位同行,共勉之。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
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
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
「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fb連接 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
本欄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