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籽:潮界開眼】
潮流與環保看似背道而馳,潮流季季不同季季新,由環保物料製造的服飾又未必夠潮,魚與熊掌看來不可兼得。但其實時裝界有一夥人正默默在兩者間拉線,外國勢力有“Eco Fashion World”和“Green is the New Black”,香港則有於二○○八年成立的「可持續發展時裝聯盟」。創會成員之一是「香港針織女王」何志恩(Johanna Ho),繼上季以喜馬拉雅山區犛牛自然掉落的牛毛製作環保針織品後,今季再推出舊衫再做系列,叫一眾女士不致買到落地獄。
何志恩 Johanna
•被譽為「香港針織女王」
•倫敦Central Saint Martins時裝碩士
•一九九七年成立個人品牌JOHANNA HO,進駐倫敦時裝展
•作品獲引入Barneys、Harrods、Via Bus Stop、伊勢丹及連卡佛等國際級名店
•二○○八年應邀成為「可持續發展
時裝聯盟」創會成員
女人開心、傷心都買鞋,掃貨彷彿成了我們治療心靈缺口的特效藥。要阻止女人購物幾乎是沒可能的事,但買買埋埋,衫褲鞋襪袋堆滿一室,有人誇張到將新衫放到不合身就丟掉,不停買、不停掉,簡直是「環保殺手」。外國品牌早就發展環保時裝,如大牌Stella McCartney、Nike、adidas、Clare Vivier’s 及H&M,獨立品牌SVILU、Kowtow、Mina + Olya、Amour Vert和A Peace Treaty等統統選用環保物料製作服飾,又靚又環保。
香港也追上這個潮流,全港首個以推廣環保時裝業的「可持續發展時裝聯盟」正式成立,致力改善紡織及時裝業供應鏈內各個製作過程,減低對環境構成的壞影響。Johanna是創會成員之一,自從大女兒Natasha出世再加上眼見全球性食物和疾病問題後,更關心環保問題,於是開始了環保時裝設計工作,成立副線系列“UCHI”,用古着和她以往製作時裝時留下的樣辦作素材,以人手做出新品。「UCHI在日文有『家』的意思。」坐在衣車前的她說。
落地布料新素材
訪問Johanna期間最常聽到的,就是zero-waste(零浪費)和upcycling(升級改做),「其實製作服飾時往往會因為剪裁特定樣式而浪費布料,行內稱之為『落地布』。zero-waste講求能設計出最有效利用布料,而剩下的落地布又能再用作創作服飾;upcycling則是利用舊衫作素材,製作令人耳目一新的服飾。」
上季她設計出一系列充滿法式簡約風格,還相當保暖的針織品,就是利用喜馬拉雅山區犛牛自然掉落、再以人手執拾的牛毛製作的。利用喜馬拉雅山區犛牛自然掉落的牛毛製作織品既環保又有助推動當地經濟,這理念來自哈佛大學商學院二○○六年創業大賽社會企業組冠軍、兼首位獲得美國社會企業「Echoing Green院士」殊榮的台灣企業家喬琬珊所創辦的可持續性品牌Shokay。「這技術與我追求的環保時裝理念一致,於是便把這項技術放到上季作品中。」
升級改做新故事
今季Johanna回歸香港,與本地vintage二手衫店Microwave合作,推出環保聯乘系列,利用二手衫拼貼她製作的針織品樣辦,實行upcycling理念,「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好像在訴說不同的故事。當中有一件牛仔風格的恤衫看來剛陽味很重,但經過裁剪和拼貼在我的針織品樣辦後,頓時增添了女性韻味,那件牛仔恤衫的故事也不再單調。」
Johanna自小在英國留學,一向鍾情vintage二手衫,那時很愛到Camden Market購物,一件皮褸只需一至兩英鎊,是她首次接觸二手衫的地方。「後來在Central Saint Martins讀書,同學們還介紹我到Covent Garden和Portobello Road Market等地,認識更多vintage服飾,自此就愛上了。」
環保心態新方向
起初踏上環保時裝之路,她也曾遇上困難,「由於環保素材定價通常較高,處於起步位置的設計師就更難以負擔。」她提醒有意從事環保時裝的新晉設計師,不要執着使用環保素材,其實以服飾樣辦和落地布製成的服裝也是環保時裝,最重要的是可持續性,「只要你的設計能讓人穿上多季而不過時,已為環保出了力。」
環保時裝除了是社會良心行業,還是時裝界的一路新血路,起碼我一邊買,一邊能大大聲地說:「嗱嗱嗱,我買來支持環保咋。」
他們都支持環保時裝…
Stella McCartney
同樣身為人母的Stella一直注重環保問題,在她的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系列中,除了減少布料染色,還利用先進環保剪裁技術,確保能用上95%布料,並回收或重複使用餘下布料。
URSUS BAPE
A BATHING APE副線,以軍事元素作主打,早前就與izzue ARMY LINE推出限量版聯乘系列,拆解及重組兩個品牌的經典款式古着,再襯以織布、真皮、毛冷和牛仔布等素材,環保又具收藏價值。
H&M
瑞典的國民環保意識一向強,H&M除了在店內設置衣物回收箱外,還推出了環保系列“Conscious Collection”,以可持續物料製作服飾,製作過程也限制能源和水用量,全程跟足環保概念。
Nike
識着一定着Flyknit,不過它原來除了有型,還是Nike實踐環保理念的作品。品牌透過行內最精準的編織技術,以多種膠樽等廢物回收而成的的聚脂纖維PET(Polyester)線編織鞋面,令鞋身既輕身又貼腳。
izzue
二○一三年,本地時裝品牌izzue與清華大學合辦時裝設計比賽,以“No More Wastage in Life”為題,利用品牌過住作品創作,最後美國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學生Ximon Lee贏得「最佳設計獎」。
棄置排放:時裝.環保.冷知識
後記:真正環保時裝
對於環保時裝,我一直抱着「要環保就好難靚」的心態。不過看到這個crossover collection,真的令我徹底改觀。Johanna利用二手衫為針織樣辦畫龍點睛,令平面的針織外套更富立體感,不是純粹地硬貼上去的環保手工作。老實說,買衫最講究的都是要穿得美,這數件拼貼針織如此精美,「時裝精」如我當然welcome!
(a)
JOHANNA HO 中環雲咸街13號地下
(b)adidas 中環威靈頓街15號B舖地庫
(c)
Nike 銅鑼灣白沙道7號地下
記者:羅祖兒
攝影:梁志永
編輯:黃仲兒
美術:黃思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