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出了首位黑人總統,「血腥星期日」至今的五十年美國似乎蛻變不少,但在「血腥星期日」風眼塞爾馬,種族平等其實未見有大躍進。
塞爾馬種族平等未見躍進
十六歲鮑伊(Jasmyn Bowie)與一般女生無異,日復日上學,明年就會從塞爾馬高中畢業,繼續追尋當化學工程師的理想,但她有個「特別」經歷,就是從未跟過白人做同班同學,「這是平常不過……白人孩子的父母根本不會讓他們來,他們就是守舊,不喜歡黑人」。班房內外,大同小異。塞爾馬人五十年前為全國黑人爭取到投票權,卻到二○○○年才出現首位黑人市長;財金俱樂部依然拒絕黑人入會,財經大權仍由白人話事。鮑伊的長輩、當年有份參與遊行的七十三歲退休教師莫斯指,新一代對種族隔離情況司空見慣,「新一代根本不明白我們經歷過甚麼、在橋上承受了甚麼、為何要那樣做。若然明白,就會更關注為何從未跟過白人小孩同班」,她指弗格森黑人青年布朗遭白人警員槍殺事件「確實喚起多少意識」,但始終影響有限。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