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出席青年峯會時建議,未開發的土地不計地價,只按建築成本出售,希望可以憑這個政策協助年輕人置業。
這算是德政嗎?主流的價值觀會認為,只要大多數人得益,就算是德政。所謂的大多數,並不一定是客觀數字上的大多數,只要是主觀上的大多數就夠了。在某些人眼中,多數人都有住屋需求,所以要是政府能夠將樓價和租金壓抑下來,就是德政。
地產除了是住屋,也是抵押品,所以政府只會說希望樓價不再上升;要知道,樓價跌,不單是房屋負擔能力的問題,也會是金融系統穩定的問題。當然,「大多數」人在今時今日,是不會理會甚麼金融系統穩定,眼前的問題,才是切膚之痛。退一萬步說,誰可保證有幸廉價置業的人,一旦變身成為業主,不會參與在賺到盡的勾當?
之前在這裏寫過,香港政制設計使然,最民粹的政客,必然是特首。有讀者問:「可以定義一下何謂民粹嗎?」在洋文中,民粹主義可以譯做Populism,也有另一個字,叫Demagogue,兩者意義都是一樣,指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可以犧牲其他人的利益。
「有甚麼不可?要不是為了大多數人,難道就是為了少數人嗎?」這是社會棟樑口中的偽命題。政治的理想,不是為了所有人嗎?退而求其次,只是為了部份人的利益,多數人也好,少數人也好,都是分裂社會行為,對吧?
為了全部人利益的政治,確實難極登天。不過,管治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否則古人也不會稱之為聖人之道。可惜,自古以來,政治都是由少數人去把持,只不過是奪權的方法有別;過去憑武力奪權者,自稱天命所歸,今天的執政者,則會搶着代表大多數人。
諷刺是,梁振英說由激進人士主導社會,並非社會之福,輿論要還擊。可是,他恐怕忘記了當年,他正是由一班鬱鬱不得志,希望將制度推倒重來的社會棟樑才吹捧出來,今天罵他罵得最凶狠的,不少也是同一群人。民粹政治的能量,就是來自那一股仇恨,玩火的,許多最終都會被火燒。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