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悶,香港好悶。
水貨客正常流竄,反水貨客如常抗爭,通常榮獲別有用心罪名。而水貨商照常營業,業主按常加租,賣日常用品小店正常結業,好悶。悶就逛街,一街藥房藥房、金鋪金鋪、重複又重複又重複,更悶。一簽多行知多少,悶到嘔不出來。讓人倒抽一口疾風,打破悶局的,竟是那條勁草:本地人雖然極受困擾,依然要照顧鄰近城市生活需要。市長疑似兼任鄰市黨委,如此新鮮,令人納悶。
兩會期間,一眾政協人大一貫爭相表貞忠,毫無意外,千人一腔,一如既往,一樣的嘴吐不出象牙,一班港區代表,一貫打香港小報告,說港人壞話,一個個過了不惑之年,依然浪費寶貴生命去糟蹋他人生活,加害者不悶,受害人都被出賣到悶。周梁說了句很悶的話:要求市長重視民意。最悶的老董吐出千年隔夜飯:要聽話。政協人大議員要聽話,乖,唔聽話冇奶你食,悶到嘔奶。
政改諮詢,一如所料,只跟有潛質轉軚的有商有量。可憐那些悶過溫吞水的溫和派,在框架內苦苦鑽空子,白票守尾門、袋住先交換日後廢除功能組別,連出閘候選人之外再生出補選人都想出來了,如此新奇,一如所料,同一群人未討論先結論,同一條悶棍打下來:不切實際不切實際不切實際。你嫌悶,還有不一樣的說法:不符合基本法規定。就像梁粉遍地開花,譚惠珠管廉政,廖長城看住科大,若張志剛再插入中大,嫌悶?不一定,也可以送你一個羅范。一切都是徒勞無功,任何事情想法,都不存在任何空間,一如鬱在窮人貴價的恩物裏。不孤獨的推銷員對孤獨無助的人賣藥:2017,機不可失,你早知道這籤文若有下文,只會更兇,結果果然就狠給你看: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悶到想叫救命,你一叫,就破壞了悶人們安寧,做一句依法治你,有一句絕不手軟。
彷彿無事可為的沉悶,循環在困局中的鬱悶,就像已經從天空掉下了一隻左鞋,焦躁中也沒所謂期望,百無聊賴面對現實只等剩下的另一隻,轟地一聲,沒什麼,果然是右鞋,不然,你以為呢?
魯迅《秋夜》有名句:「在我的後院,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少時不識悶滋味,如今雞蛋長了見識,仰望高牆外,以為有兩棵樹,原來都是棗樹,你早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