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蘋果:核災輻射毀生計卻凝聚人心 青年返福島重振家業 

品味蘋果:核災輻射毀生計卻凝聚人心
青年返福島重振家業 

福島雪地茫茫,像無聲禱告。
福島喜多方巿晚上,雪落無聲,樹葉盛雪太多,墜下來,沙沙兩聲,葉打葉,變得沉重。當窗外漫天鵝毛飄雪,人知道,升上天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本來就是從那裏來,走時,應該無憂無掛。像動畫大師高畑勳導演的《輝耀姬物語》裏面,本來不屬任何人、任何地方的主角,最後返回天上宮闕。日本山野自然而來的生存哲學,禪一樣通透。
日本二○一一年三.一一海嘯及大地震,當時統計,共有約一萬九千一百六十七人死亡及失蹤,東北岩手縣、宮城縣及福島縣合共二十七萬民眾被迫撤離。
四年來,福島人怎樣過?福島縣產品振興戰略課長鈴木勉先生說,災後福島共有十二萬災民避難,其中四萬遷走,另有八萬人仍然住在縣內臨時房屋或是另行置業或租屋。災區內的人不好受,災區外的福島人,一樣與大自然掙扎共存,因為福島第一核電廠意外,核輻射污染像鬼魅一樣影響人的信心。因為風向東吹,福島有山脈阻隔着的西面會津及喜多方一帶,測試核輻射污染在安全標準之內。按福島縣觀光交流局本年初數字,離災區五十九公里的郡山巿每小時空氣輻射含量為0.13uSv,福島巿每小時為0.22uSv,會津若松巿每小時為0.04uSv,香港則為0.15uSv。過去日本政府處理福島核電廠事故備受批評,對於生活在福島的人來說,要重建生活不難,要把別人對福島的信心贏回來,不容易。

經歷三.一一大地震及核電廠事故,福島茫茫雪國,靜待生機。

OL回鄉種菜拓展市場

以往在會津雪地養和牛的武藤浩善,年利潤一千萬日圓,現在種露筍,一年只得一百萬日圓利潤,正開拓更多溫室種露筍,要把利潤增至五百萬日圓。多番問他會不會有天重養和牛,每一回,他都望着記者說:「不會。」祖先開始養和牛五十、六十年了,會津和牛曾是全國第一。撇除利潤,遺忘是件很傷感的事。
「能形容以往你養的和牛的味道嗎?」他也望着記者,這一次嘴角綻放半絲當年驕傲:「那些和牛,一厘米厚的肉有十二條脂肪線,肉與脂肪越均勻越高級,入口鮮甜得像要溶化開。粉紅色肉質,牛的後腿,可以用作刺身料理。」幾代珍傳養牛知識,要重拾不難,不重拾的原因才是問題所在。曾經是日本驚世美食,為甚麼放棄?一刻裏,記者帶着疑問離開。回頭看他背後無盡白雪掩藏的,是過去?還是另一種希望?翌日,老先生在全國大會演講綠色旅遊。日本農夫外表像一棵青菜樸素,內裏卻有深厚知識。
香港人曾經熟悉的阿信(田中裕子)主演的日本電影《家路》,進入封鎖區雙葉郡川內村拍攝,雙葉町在受核輻射影響二十公里封鎖範圍內。故事裏,從鄉間不辭而別、到東京闖蕩的次郎,記得東京上野公園一個老頭曾對他說:遺忘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三.一一地震後,次郎掛念自小長大的田野,當人人都走了,他卻要回來。最終,他帶着開始老人癡呆的媽媽(田中裕子)回到沒人居住的鄉間種稻。在回去的路上,媽媽的記憶開始被故鄉喚回來,記得她嫁入村中所走的那條路,記得如何種田,記得如何插秧。
四年來,福島非災區農民心裏被一場又一場大雪清洗,努力重新建立土地裏的心血。記者採訪期間,二月份福島雪國,等不到三月,漫山遍地一望無際的白。把一脊山脈蓋着,把一個湖蓋着, 把一片農地蓋着,把一棵菜蓋着。

一場巨災令須藤愛美從辦公室走回南會津高原改革農產品,尋回農家的根。

「這是一般的菠菜,這是被雪蓋着的菠菜。」先吃雪裏生長的波菜,一層厚厚的甜味,再加一陣原野的青澀。紅帽子下的須藤愛美說,「這種菜的糖份是比一般菠菜高」。她父親在南會津高原擁有農田的面積,約等於香港迪士尼樂園的二點五倍。原本很有魄力,永不放棄的農夫,地震核災後,眼巴巴讓八噸菜被銷毀,就連田裏的菜都立刻要鏟除。有一天,愛美看着六十四歲爸爸的背影,腰板變得彎彎的,像個洩了氣皮球,他一生在農地上的事業就這麼完結?
「完了,福島的農田要完了。」老農夫像要跟偌大農田道別一樣。
下一代人,這時候才知道自己在農地裏也生了根。愛美怕爸爸真要放棄,本來是塗指甲油愛化妝的辦公室女郎,帶着兩個弟弟,拍心口向老父說:「沒問題,不要擔心,今後由我們負責賣菜的事。」她駕車四處到不同超級巿場做直銷,逐一親自向顧客解釋,結果,幫她銷售的店舖由四間增加至二十五間,她開拓種植新蔬菜,包括圓圓的小蘿蔔蕪菁,又用八百米高山深雪埋藏翠綠的西蘭花,以天然急凍效果保護蔬菜,效果非常好。結果,她種植的蔬菜,由十種增加至五十種。
三十七歲的愛美說自己是個古怪的女孩,其實她精力無窮。大地震以前幾個月,因為外婆過世,她帶着十多歲孩子回到鄉間生活,沒想過接手營運農地。當一家人,一縣的人面對着同一災難,像很多擁有第二、第三代家業的人一樣,迫着重新思考、重新愛上自己的土地。「看着八噸菜掉棄,我真的很傷心,也不想有第二次。」

力抗三.一一巨災,松崎健太郎(中)四年前奇蹟地在東京街頭賣去五噸福島花生。

果園男模重建顧客信心

愛美不再美白,甘願相信西蘭花可以抗氧化對付皺紋。跟媽媽一樣清逸而英俊的東京男模特兒大野榮峰,一場大災,也把他召回福島郡山石川町。他原在東京當模特兒六年至七年,大地震核災以後,蘋果及著名的福島桃價錢被壓低,令本來從小只會吃蘋果不會打理果園的兒子,不能接受父母跟自己出產的甘美水果一樣受委屈。
做模特兒,賣外表;做果園,辛辛苦苦,冬天修枝,等待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細心做,用力幹,才得來辛苦收成。最委屈是,這裏空氣核輻射含量幾乎跟東京一樣,因為福島之名,一切農產被消費者排拒,「本來極受歡迎的桃與蘋果,被人放棄被人討厭,信任與知識都不再重要,人的信心可以變成這樣,是不可思議的」。
地震核災對農作業銷售的打擊,傷了很多農民的心。蜜芯蘋果切開以後,有幾分厚度像蜜糖一樣包着核。以往一盒十五個優質蘋果,賣給農業協會,售價四千二百日圓,核災以後,批發價暴跌至二百日圓。而且每次出貨要自費做核輻射檢查,每次高達三萬日圓,沒有政府補貼。模特兒了解消費巿場心理,珍惜父親的土地、水果家業,為果園的營銷重新包裝。不單單種蘋果賣蘋果,推出新生意模式,包括以流動售賣車販賣不同種類蔬果pizza,各式果占及果茶,還在四月至五月果樹花季時,開放果園辦賞花、燒烤園遊會,既開拓新產業,同時也讓客人親身看到及感受果樹,由尊重與愛,重建信心。
「當客人對我說:『多謝你煮麵給我吃』,我好感動,我收錢,就應該付出服務。他們向我致謝,令我有被尊重的感覺。」想起重新回來的客人,和那些多謝的說話,五十多歲喜多方拉麵店老闆坂內章一,側着俯下來的頭,拭一拭眼角淚水。三.一一大地震時他正在青森度假,翌日駕了整天車才趕回來,幸好巿內沒有傷亡,店舖只有輕微牆灰剝落。老闆於三月十五日如常開舖,一整天,平日食客五百,那天只有三個住在附近的熟客來光顧。

東京男模特兒大野榮峰(右)力抗福島核輻射陰霾,不肯賤賣爸爸(中)種的蘋果。

酒莊傳人背負300年使命

三代人靠煮賣湯麵為生的坂內章一,在沸水煮三分鐘轉色時搣一下麵條,再煮再加冷水,又搣一下,感受硬度,然後在碗裏下葱花,上滿滿一碗湯,馬上吃。為了吃一碗好麵,控制時間非常重要。他說,拉麵主要用美國加拿大麥粉製造,食水是有政府認可安全標準的,他不明白為何至今生意只能回復近八成。提供製麵給老闆的曾我拉麵公司總務部部長渡部和紀說,他們東京製麵工場出產量佔四成,那邊生意不受影響。目前整體生意額回復九成,他承認學習解決核輻射污染是很大的挑戰,「受災的人仍然流離失所,對福島人,這是不能忘記的事件與傷害,不但要面對災害,還要重新建立信任思維。」
一碗麵,一杯酒,對日本人來說,都是傾盡心思的傑作。災後,他們仍然努力堅持。郡山的仁井田本家社長兼最高釀酒師仁井田穩彥,是家族酒莊第十八代傳人。日本有千年酒莊,仁井田的酒莊不算是老,從一七一一年開始,至二○一一年剛好三百年。十八代傳人穩彥正想為酒莊搞三百周年慶典之前,大地震把酒莊的一道門震爛了,隨之而來是對清酒業的打擊,因為福島之名,生意額至今仍然下跌兩成。
四十九歲穩彥記憶一生最重大的事件,除了是大地震,還有發生在酒莊裏的一幕,至今不忘。當他還念高小時候,有一天,他看着爸爸在釀酒室裏中風倒下,一眾老員工攙扶施救,直至救護車把爸爸送走,他一個小孩子,依然遠遠站在一邊,不能走過去看一下爸爸。之後二十年,爸爸在失去活動能力中過日子,他作為三姐弟中的唯一男丁,念書時候就知道自己要傳承酒莊業務。
因為一畝良田,要種出一杯好酒。穩彥說郡山做過水土測試沒有受核污染,他希望二○二五年可以發展出六十塊農地種稻米,達成以純天然不下農藥的稻米釀製日本清酒。他看目標不在一年,而是世世代代,希望福島居民以當福島人而自豪。
能用音樂陪伴米發酵的釀酒師,釀酒廠內衞生要求極之嚴謹,他打開一個全柿木造的幾千呎閣樓,讓人心弦一動,遠處一個大鋼琴,是他爵士鋼琴師太太用的,每逢節慶,就會在這裏搞派對。離開他的釀酒室後,有一池清酒,未經熟成,喝下去,清新香甜,感動,大概是因為看到。
寒冷雪夜,在日本著名廚師奧田政行在郡山開設的特色法國餐廳,穩彥跟三十七歲總廚金賀剛彥談得特別投契,兩人都是從福島去東京大學修讀農業的師兄弟,大家都希望重建福島形象,一同喝福島人「種」的酒,吃福島人種的食材。曾經來香港推銷日本酒的穩彥說:「輻射污染造成的信心問題不可能一下子解決,能夠吃一頓好飯,已經感覺幸福。」

仁井田穩彥深信災區外的郡山可以種好米釀好酒。

因為有一畝良田,希望種一杯好酒。種出一粒好花生,也能造美味花生雪糕,做有意義的生意。種花生的松崎健太郎,二○一一年大地震後,五十間賣花生產品店舖,四十五間要休息。他不肯把五噸沒有受輻射污染的會津花生活活棄掉的,有半年時間,每個周六凌晨三時半開車到東京街頭賣福島會津花生,周日晚上才驅車回家,每一車程五小時。東京街上的人,被他感動,結果五噸花生,半年全都賣去了。用他一直跟社工團體合作,聘用一百六十個智障人士剝花生。聘三十人種花生,每年五月下種,十月收成。用兩年時間已經恢復生意額,每年盈利有五百多萬港元。
據福島旅遊觀光局數字,去年到福島旅遊的香港人只有四百多人,災前約是二千多人。福島縣貿易促進協議會海外販路開拓專門員中昭嶋,有豐富的海外商務工作經驗,大地震後,特意從神戶老家來福島工作,希望幫上一把。他知道香港人對福島輻射污染仍有戒心,「你回到香港會不會把所有在這裏穿過的衣服丟掉?」
受災時候,不要失去尊嚴和信心;別人受災害時候,更要付出尊重。嘗過福島農家的甜,知道他們的苦,這一種味道,如一同參與採訪行程的日本裔的香港美食主持兼料理人杉內馨(Kei San),對那一晚郡山法國菜最深刻一句話:「這一晚的味道,是難以忘記的。」
二月雪節,從有三百年歷史的會津鶴城城堡遠眺,盤梯山頂封雪,其餘山脈上,杉松密密麻麻,一支一支,遠看像一筆一筆天然水墨。四年前大災之後,櫻花季節,有人從辦公室望下花見之路,竟然沒有一個遊客到來,就連喜歡帶孩子坐在樹賞櫻的娘子們都不見了。
福島,全日本最吉祥的地名,偏偏遇上最大的災難。四年後的採訪,一張張福島人誠懇的臉孔,像露天風呂外的雪花,是一字一字的禱告。

撰文:冼麗婷 攝影:謝榮耀

災後用福島食材做法國菜,總廚金賀剛彥(左一)、釀酒師仁井田穩彥(左二)及北海道人Kei San(右)別有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