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傭遭性侵報警反被炒

外傭遭性侵報警反被炒

【本報訊】支援遭受性暴力婦女的團體風雨蘭,過去三年進行「凝.動」計劃,為外傭及少數族裔婦女提供輔導及預防性暴力教育,發現不少受害人因為不熟司法、宗教或文化差異,而不敢求助。
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指出,機構於二○一二年至二○一五年接收了六百多宗受性侵(包括強姦及非禮)個案,百分之十為外傭及少數族裔婦女。她相信個案數字僅冰山一角,不少受害人不敢求助。

不熟司法少求助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副教授梁麗清與八位服務使用者進行過深入訪談或焦點小組討論。她指外傭或少數族裔婦女遇上性侵犯,感到被孤立、情緒低落及自責情況比一般受害者更嚴重,因文化上不習慣談論性,加上社交圈子窄,故不傾向對朋友傾訴;一旦不幸因姦成孕,基於宗教信仰(多信奉天主教或伊斯蘭教),她們較難接受墮胎。
梁稱經濟能力低亦影響求助意欲,有人因受侵犯而報警,後遭解僱。現行政策規定,外傭一旦離職須於兩周內離港,也不利輔導。她又指,有關受害者報警時遇上態度輕率的警員,且繙譯質素參差;中介公司沒有向外傭提供相關資訊,甚至有人故意抽起由入境處提供的預防性暴力單張。
記者會上播出一名印傭Apple(化名)的訪談錄影片段。Apple是伊斯蘭教徒,二○一三年遭陌生人強姦,即日報警,形容警員態度催迫,感到不被體諒。風雨蘭服務主任伍穎琳指Apple情緒十分低落,一度萌生自殺念頭,且不認識本港司法程序,如以為一旦被告罪成,自己要賠償其家人的經濟損失;又以為庭上由她與加害者直接對質等。
■記者朱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