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
對於德國寶指攪拌機漏出的潤滑油是可供人食用,浸會大學化學系教授陳永康表示,未聽過有可食用的潤滑油或機油,認為供應商指潤滑油可食用一說有問題,推斷可能是指此潤滑油毒性未必太高。但陳強調人體是無法消化此類油份,故即使沒有毒性,食用後亦有機會出現屙嘔等情況。
中文大學環境科學課程主任陳竟明稱,製作食物過程中須避免任何污染,攪拌機漏油滲入果汁是不能接受。
機電署驗機發現損耗
記者帶同Kelly提供的攪拌機予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作測試,經兩次攪拌後,水質偏黃及夾雜少量淺啡色物質。盧估計是攪拌機攪拌速度快,產生熱力,令攪拌杯底內有潤滑作用的雪油溶化,加上軸承損耗,令油污滲入果汁內。他對油污可食用之說感詫異,「雪油係工業油嚟,工業油點會食得?始終有石油成份,我自己就唔會食」。
機電署發言人表示,署方正跟進調查此個案,初步檢測投訴人的攪拌機,發現有軸承損耗及漏油的問題,但從供應商取得同一型號全新攪拌機樣辦,則未發現相同問題。發言人又提醒市民,如果發現攪拌機出現漏油問題,應立即停用及聯絡供應商安排維修。
■記者余睿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