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妓》首映剛過,主角阿Sa和華哥正忙着電影宣傳,作為大配角也參一腳,晚上抽空到大專院校出席交流會。對於電影,我所知不多,很多問題都由導演邱禮濤和監製杜汶澤解答。學生對我的提問,都關於戲中稍微觸及的「新聞審查」,特別是這個星期,前民建聯總幹事入主TVB新聞部編輯枱,討論頗為熱烈。
相信自己創造的價值
有位女同學的提問很有趣,她問:「你們是否支持雛妓?」「不好意思,我不明白。」女同學解釋:「我個人是支持有雛妓這個行業,因為她們也是迫不得已從事這工作,在有些地方和環境,惟有這樣她們才能生存。」噢,雛妓我當然不可能同意,第一是未成年一關絕對不能過,第二是很多雛妓不是自願從事這工作,而是被人口販賣,迫良為娼,當然不可能支持。「不過自甘為妓呢?就像戲中的何玉玲一樣?」
戲中的何玉玲,十五歲偶遇甘浩然,主動提出用身體交換讀書機會,何玉玲算雛妓嗎?有人認為是算,有人認為不算,沒有中間人扯皮條,沒有具體的金錢要求,出賣身體換取虛無的上流機會,更愛上了「長腿叔叔」。比起何玉玲,社會上有更多人為金錢出賣身體甚至靈魂,到底那個比較像妓女?有些人,包括我,但願自己能有當妓女的灑脫,無論身體上精神上,善價就能沽。可惜,我們這些人太多道德批判、原則左右,太多不願意出賣的東西,所以在求存的路上,跌跌碰碰,走了冤枉路,還要被冷嘲熱諷,笑你不識時務,勸你回頭是岸。
有學生替我們擔心:「杜生和柳生都好像是社會中的逆流,時時批評當權者,真的不擔心封殺?」杜監製風生水起自不待言,我自己也沒有生活壓力,頂多試過因為寫一、兩篇文章,而被某傳媒機構封殺,損失一、兩個節目,但轉過頭來,我相信自己創造的價值,換來是更多人的欣賞,更多的工作機會。人貴自知,不要過份樂觀,妄想攀龍附鳳,就一定可以在大中華賺個盤滿缽滿;也不要太悲觀,以為正直必被報復,每個老闆都會封殺你,每個差人都會打你一身。現在社會有九成人的妄想症,一半是被人哄出來的,另一半是被人嚇出來的。
拒絕變態有壓力
沒錯,在變態的社會拒絕變態,院友們都替你擔心,沒有心理壓力是假的。不過,起碼被人出爾反爾時,我不用憤憤不平大呼:「我有畀你×㗎!」一開始就不出賣自己,才是精神健康之道。
Profile:柳俊江
前新聞記者、主播,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