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記憶】延緩不癒之症

【被偷走的記憶】
延緩不癒之症

腦退化症(亦即認知障礙症)是個不能根治的疾病,患者初期會失去記憶,後期更會喪失活動能力。然而,實情並非如此悲觀,透過適當的訓練,絕對可以延緩退化速度。73歲的患者宮崎,現時比兩年前顯得還要精靈,同時有個案病發十年,亦能維持於初期階段。
記者:葉瑞媚
攝影:王俊龍 林寶益

回看宮崎兩年前確診腦退化時的相片,他的港人太太形容是骷髏骨,「在等死似的,甚麼也不幹,廿四小時躺在床上,只是看着電視,又不進食,很瘦」。兩夫妻因工作及學業關係,
分隔日本香港兩地,直到2013年太太回到日本,發現身患前列腺癌及糖尿病的丈夫,忘了吃藥,又忘了去覆診,才開始懷疑他患上腦退化症。

回看宮崎兩年前確診腦退化時的相片,他的港人太太形容是骷髏骨。

病發初期,宮崎每天留到家中,像是等死似的。

相比起兩年前,現時的宮崎更為精靈活潑。

宮崎確診後遂隨太太到香港,以便照顧。初到貴境,人生路不熟,語言不通,每天只能自閉在家。太太唯有暫時放下工作及學業,每天花時間帶他到聖雅各福群會健智支援日間中心,建立正常社交,進行體力和智力等的非藥物治療。相比起兩年前,現時的宮崎更為精靈活潑。宮崎太太表示,儘管宮崎偶爾意識到自己患上腦退化,他仍樂觀面對,「在這裏他很開心,他認為在這裏可以訓練好腦筋。」

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指,若果初期開始病發時不理會,三至四年後,便會發展中期,失去自理能力;三至四年後,便到晚期長期卧床。他表示透過訓練,絕對可以延緩病情,有個案病發十年,現時亦能維持於初期階段,「因為患者腦部某部份有退化,但仍有不少的剩餘能力,我們正正想保持這些剩餘的能力,盡量發揮。」

受腦退化症折磨的除了患者本人,作為照顧者的宮崎太太亦需背負很大的壓力,不過她面露笑容的對記者說:「每個人都會老,每個人都會必經,可能過多十幾年便輪到我,現時能夠做到的是,盡量延緩他的病情。」這個病的確無法根治,但護理服務卻為照顧者帶來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