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渣打馬拉松,有年輕跑手在終點前暈倒不治。類似的悲劇時有所聞,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心臟性猝死,或患上「無聲殺手」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下簡稱SADS)。製衣大王陳瑞球千金、廠商會副會長陳淑玲也有切膚之痛,其卅一歲的兒子,也在二○一二年因此病猝然離世,其後她創立「遺傳性心律基金會」,為其他病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支援。
「突然間,一個最親密嘅人……自己個仔,好哋哋前一晚無事,點解會第二朝起唔到身?」走過喪子陰霾,陳淑玲至今難忘,那陣突然痛失愛子的哀痛,「(當時)好shocking,唔知(兒子)死因、又唔知乜事」,對兒子猝死茫無頭緒,「嗰時要辦理佢嘅身後事、但連死因報告都攞唔到」,這位商界女強人憶述那時靠信仰與家人支持,才捱過來。
氣喘心跳慢屬先兆
及後她到訪英國,因緣際會認識了關於SADS的基金會,經過檢測,發現兒子原來被此病奪命。
SADS一般出現在四十歲或以下人士,看似防不勝防卻早有先兆,這一點,陳淑玲別有體會:「後生仔做運動會唔會做做吓氣喘或者頭暈?會唔會突然暈咗?我諗番起個仔,佢會成日話個心跳得慢,我當時覺得後生仔又係運動家,心跳慢未必唔尋常……肯定有一次,佢喺我面前跌倒,起番身話冇嘢,但冇咗意識 ,佢自己都唔知。」
未能及早預防,救不了兒子一命,「我幫唔到個仔,都希望幫到其他人」,陳淑玲返港後決心相助同路人,二○一三年創辦基金會。
為40家庭檢測預防
她指本港幾乎沒有SADS的病例數據,以英國SADS個案推算,每年約有六十港人因此猝死,基金會正整理該病數據,並與瑪嘉烈醫院合作,聯繫四十個有成員因SADS猝死的家庭,欲替家庭成員進行檢測,「及早知道係可以預防」。基金會另一目標是做好家庭支援,昐有需要家庭求助訴心聲。
■記者陳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