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承諾今年不集資 目標谷資本比率至12% 英股價升4%

渣打承諾今年不集資 
目標谷資本比率至12% 英股價升4%

【本報訊】渣打集團(2888)去年稅前盈利大跌30%,遠差於市場預期,但資本比率卻有驚喜,並羅列多項業務新指標,包括今年起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CET1)達11%至12%,亞洲區行政總裁白承睿承諾今年不會進行集資,僅以內部自然增長達到該水平。
記者:周家誠 劉美儀

消息振奮市場氣氛,渣打倫敦一度升逾7.4%,本港時間九時則收報120.2元,升3.7%,香港昨則跌0.9%收報116.4元,折讓達3.2%。渣打今年盈利雖遠差於預期,但仍然維持全年派息至每股八十六美仙,與去年一樣,末期息為57.2美仙。
渣打今年提出多項新指標,包括CET1提升至11%至12%水平,股本回報率在中長期超越10%,未來三年削減成本幅度達十八億美元,風險加權資產未來兩年亦會減二百五十億至三百億美元。
市場原估計渣打最壞情況,有約七十億美元資本缺口,今年渣打之CET1終點基準比率為10.7%,勝市場預期,有助提振市場信心,白承睿認為,集團不用以供股等集資手段,可憑內部增長使資本達到該水平,又指出將資產「去風險」至低回報級別,可減省風險加權資產,提升資本比率。

續售中港韓消費金融業務

白承睿並提到,二○一四年至一五年度渣打共撤出近十五項業務,例如德國零售銀行業務以及台灣個人證券業務,而今年將持續出售香港、內地、韓國之消費金融業務,去年售出之安信信貸所帶來之盈利,亦將會今年度入賬。該行亦會關閉瑞士日內瓦私人銀行業務,及俄羅斯及奧地利維也納辦事處,估計業務出售為今年會帶來1.4億美元盈利。
被問到會將其持股近19.9%之渤海銀行,以及持股不足5%之農業銀行(1288)出售,以提升資本水平。白承睿僅指一直有審視對該些資產投資,未有直接評論。

去年稅前盈利大跌30%

渣打去年收入減2%至182.34億美元,稅前盈利大跌三成至42.35億美元,主要是因貸款減值大增32%至21.41億美元,主要是受商品市場疲弱影響,導致貸款減值大升;其他減值亦因監管支出大增,而飇逾兩倍至四億美元,另英國銀行徵費增近56%至3.66億美元,使盈利大減。
白承睿認為不少撥備僅屬一次性,惟現仍難評估不良貸款是否見頂,亦未肯預測來年盈利會否重拾增長。
金英證券(香港)中國香港銀行研究副總監陳昔典認為,相比滙控(005),渣打「出手」似乎更明快俐落,亦能提供具體指標,故昨日股價反應,顯示市場對新策略目標,給予「溢價」肯定;若渣打能如期達標,才會推動股價持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