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掛齒:適者生存 - 何輝

何足掛齒:適者生存 - 何輝

比利時球員近年不斷冒起,極多大球會班底都有其國腳。回想上次高峯期已在一九八○年歐國盃入決賽及一九八二年世盃揭幕戰擊敗阿根廷。比利時足球發展是一天變出來的嗎?
比利時足球人才輩出,第一關鍵是得益於一九八四、九一年及二○○○年對移民法案三次修改。一九八四年前比利時每年移民不超過一萬人,但三次修正分別開始施行的第一年,就有接近二十萬移民和其後代成為比利時公民。如今,比利時千多萬人中有四分一是新移民及其後代。
這一代比利時球員來自更多不同的族裔(德國亦類似)。賓迪基出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高柏尼父親是剛果移民、迪比利的父親來自馬里、韋素有法國血統、費蘭尼父母來自摩洛哥、贊奴沙當初據說在六個國家隊中進行選擇。而其移民法案在體育、文化和科學人才有優惠政策。二○○九年,比利時足協甚至向巴西的丹迪揮手,但他拒絕入籍比利時。
在青訓上有球評家形容,比利時是「五成靠荷蘭、兩成在法國、自己佔三成」。比利時北部毗鄰荷蘭,用荷蘭語系之一的佛蘭德語;南部與法國接壤,用法語居多,而東鄰就是德國。與鄰國無論足球及社會各層面緊密聯繫,比利時國家隊不少球員有荷甲資歷。華美倫、維頓漢都擔任過阿積士的隊長;馬體會外借修咸頓的艾達韋列特曾經是阿積士最佳新秀及副隊長;熱刺的迪比利曾在阿爾克馬爾效力四年。法國那邊夏薩特就是代表人物。十四歲時夏薩特加盟距離家鄉「一步之遙」的法國里爾並留效七年。米拿拉斯出生在法國南部,十七歲到里爾,又曾效力聖伊天。當然比利時本土亦訓練出泰拔高圖爾斯、盧卡古、賓迪基及奇雲迪布尼。
適者生存,與其問周遭可給自己甚麼,倒不如先問怎樣因應周遭環境去做點甚麼。
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體育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