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工房三冬茶未註冊 衞署籲停用

健康工房三冬茶未註冊 衞署籲停用

【本報訊】健康工房等候覆核三冬茶包註冊為中成藥期間,把產品易名,當作「食品」重新上市。衞生署昨晚在復售兩周後宣佈此產品,未經註冊,不可銷售。該公司自願回收市面所有批次的三冬茶包。中醫師及立會議員均指,市面上多款中成藥產品都被當作普通食品出售,擔心市民在不知情下濫用,促衞生署全面取諦。
健康工房上月宣佈,「三冬茶清熱健康茶」兩年前以保健品類別申請註冊中成藥失敗,須以新藥等類別註冊,由於程序繁複,遂將之改為「三冬茶清熱解毒涼茶」,上月中重新出售,並正就註冊中成藥失敗申請覆核。衞生署昨晚指健康工房涉嫌管有上述含有未經註冊中成藥的產品。

健康工房的「三冬茶清熱解毒涼茶」被指為未經註冊的中成藥,廠方自願回收。

含中藥當食品踩界

根據《中醫藥條例》,任何劑型產品含有中藥材,並已知或聲稱用於診斷、治療、預防舒緩疾病症狀、或調節人體機能,均屬中成藥。衞生署續指,上述產品標籤顯示成份包括崗梅根、玄參、甘草等共九款中成藥;產品標籤又聲稱可消除熱氣所引致的咽喉不適。健康工房雖持有中成藥製造商、中成藥批發商及中藥材批發商牌照,但上述產品並無註冊,案件仍在調查,暫無人被捕。
衞生署暫無接獲相關不良反應報告,但強調未經註冊中成藥的安全、品質及成效均未經證實,可能對公眾健康構成風險,呼籲市民立即停用。
健康工房昨晚發聲明,對事件「深感遺憾」,公司會與當局跟進,有信心最終會與當局「釐清」誤解。該公司強調三冬茶產品過去已行銷十四年,絕對安全飲用。
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支持衞生署的決定。若生產商把含中藥成份的產品當作普通食品出售,有可能令市民誤會而濫用。三冬茶等清熱產品極為普遍,他接獲不少年輕女士因誤服一些涼茶飲品或崗梅根等中藥材,導致身體虛弱而求診,部份出現月經失調及嚴重經痛,「搞到成個人謝晒或者厭食」。
關之義認為,市面聲稱清熱解毒但未註冊的食品均可能「踩界」觸犯法例,「清熱點可能唔寒涼?食得多就傷脾胃,市民一知半解就會亂咁食」。一般而言,生產商申請中成藥註冊必須提供詳細化驗數據,未成功註冊前已需要先付出化驗成本。
立法會中醫藥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成員郭家麒形容,上述個案為標誌性案例,警惕生產商勿效法,「過唔到關就變健康食品,明目張膽想繞過法例,此例一開,仲得掂?」一般健康食品並無食用上限,他擔心有市民「當水飲」損害健康。
■記者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