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居高不下的慘況,除了困擾港人,亦折磨了很多英國民眾,尤其位於倫敦的樓價不斷創新高,民眾無力置業,怨聲載道。一份反貪組織的報告指,英國物業長升長有,是因為當地成為全球洗黑錢天堂,數以十億英鎊(數百億港元)的非法資金不斷湧入買樓,造成連鎖效應推高樓價,單在倫敦有近75%物業由匿名離岸公司擁有。
75%物業由匿名離岸公司擁有
國際反貪組織「透明國際」報告顯示,倫敦逾三萬六千個物業由海外離岸公司擁有,這些公司大多在英屬處女島、澤西島、毛里求斯及塞舌爾群島等「逃稅天堂」註冊,而公司真正擁有人的身份保密,只需由代理人擔任公司股東和董事。而這些公司成為犯罪集團和貪官的洗黑錢渠道,他們只需委託英國會計師開設多間離岸公司,再將黑錢透過多次轉賬令人難以追查來源,最後由其中一間公司買入物業,就可以令黑錢看起來是合法,並坐享樓市升值的利潤。
根據英國法例,物業擁有人毋須披露身份,而地產代理只需調查賣家,加上倫敦樓價高企,不法分子可以透過一次買賣而大量洗錢。結果熱錢不斷湧入倫敦樓巿,令樓價不斷破頂,以有「億萬富翁街」之稱的主教大道(Bishops Avenue)為例,三年前的物業平均價為一千六百萬英鎊(一億九千萬港元),但最近一宗成交達三千三百七十萬英鎊(四億港元),升值逾一倍。此舉令發展商傾向興建豪宅牟取暴利,最終令普羅大眾難以上車。
報告又發現,連英國政府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區(Westminister),都有10%物業由離岸註冊公司持有;單在二○一一年就有三十八億英鎊(四百五十二億港元)英國物業,由英屬處女島的註冊公司購入。
過去十年,警方僅對總值一億八千萬英鎊(二十一億港元)的物業展開刑事調查;報告相信這些數字只是冰山一角,要求當局增加土地註冊的透明度,並責成地產代理舉報懷疑個案,因為去年僅有0.05%懷疑個案是由地產代理舉報。
英國《獨立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