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的民生情況,因有網民一度發起「光復荃灣」而引起關注。《壹錘定音》翻查資料,原來政府及公營機構曾兩度斥資「美化」位於荃灣市中心的眾安街,明言希望打造該處為首賣珠寶金飾、吸引自由行旅客光顧的地段。有居民透露,近日該街道一幢舊樓重建,全幢變成兩層高的珠寶店。
2003年,荃灣區議會聯同民政署在眾安街、川龍街一帶協辦「荃灣珠寶金飾坊」,當局斥資20多萬製作金元寶地標,並明言希望吸引自由行旅客光顧該區金舖。至2007年,市建局及房協再斥資600萬美化街道,其中北面一段以「金」為主題,建造多個金元寶裝置,街椅扶手及小巴站牌亦會模擬古代錢幣設計。
有荃灣居民向《壹錘》記者表示,眾安街的金舖數目一向不少,近年更有增加趨勢。街坊陳婆婆及吳氏夫婦都表示,該街道本來有一幢用作住宅的舊樓,近來全幢拆卸重建,農曆新年前變成一幢兩層高的連鎖珠寶店。
荃灣區議員羅少傑接受《壹錘》查詢時稱,過去十多年來,區議會一直支持把眾安街打造成珠寶金飾坊的發展方向,希望吸引更多外來遊客。他不同意金舖林立影響居民生活,強調離眾安街不遠有楊屋道街市、四坡坊及鱟地坊小販市場等地,為居民提供較便宜的餐飲及日用品選擇。被問及將眾安街打造成金舖對居民有何好處,羅認為此舉能為荃灣帶來特色:「好似去深井,食燒鵝係最出名;去佐敦有玉石街,每度地方起碼有樣嘢值得人哋去提,我覺得係好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