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污的鐵觀音 - 顏純鈎

蒙污的鐵觀音 - 顏純鈎

閩南老家盛產茶葉,鄰縣安溪的鐵觀音天下聞名。從前春茶上市時,常有安溪茶農老婦挑了茶葉到我家鄉沿街串門賣茶,主顧都是老相識,一年一見,竟都像走親戚。戴笠挑擔的老婦人身體健朗,滿臉山野的笑容,帶了新茶和舊茶,還有醃好的草莓,一樣樣拿出來看。新茶甘醇,齒頰留香,舊茶濃釅,氣韻悠長,新茶用來待客,舊茶長年收藏,家中有人頭疼腦熱,沖一碗濃濃的舊茶,即可消積去熱。
當年我們喝茶也沒什麼講究,不過是滾水沖好,用粗瓷茶杯一飲而盡,權作解渴而已。全國人民都忙於幹革命,生活學工農兵,越潦草越好,太講究便成了資產級生活方式,因此直到改革開放後,功夫茶才又流行起來。現在回老家去朋友家裏,也都一應器具齊備,紫砂茶具精美,有老樹幹整片鋸成的茶桌侍候,沖泡過程各有程式,主客都熟極而流了。
人人有功夫講究,好茶葉卻沒有了。
老家來人,每每攜茶葉為見面禮,近年茶葉包裝越發高級,硬紙盒子大如旅行箱,外面有透明膠紙收縮包裝,紙盒子裏挖空擺放三四聽鋁罐,每個鋁罐裏再放十包八包茶葉,如此裏三層外三層,撕開小包裝才見到一小撮茶葉。有的硬紙盒外面還嵌上銅製的立體龍鳳,簡直有皇家貢品的金貴氣,拿這種茶葉去官商家裏拜年,倒真有點派頭,可惜應該講究的茶葉,卻越來越見不得人了。
家鄉人喚茶葉作「茶心」,意思是採茶時只取茶樹頂上那三四片剛剛舒捲開來的小葉片,最嫩最精華,因此往常的茶葉都細如纖毫。現在的茶葉沖好一陣,茶葉舒開來都有手指粗,把它們平攤開來,居然都是完整的茶樹葉子。不問可知,茶商把「茶心」摘完了,還往下再摘幾層,茶心做成高質量茶葉,自有進貢的去處,底下那些粗賤的大葉片就權充正常茶葉,喬裝打扮推出市場,賣給我們這種尋常百姓。從日本人那裏學懂小包裝,日本人當作一種生活美意,我們當作一種騙人伎倆。
難怪現在的茶葉沖出來茶味淡,茶色薄,看上去形跡可疑,更難堪是家中茶葉都是親友帶來,丟掉有拂他人好意,勉強沖泡只惹自己生氣,搞得連喝茶都沒什麼好心情了。早前到深圳與一位文化界朋友見面,中午到酒樓飲茶,朋友交代侍應來一壺開水,他解釋說,現在茶樓裏的茶葉都是假的,有的是沖泡過再曬乾拿出來騙人,有的也不知乾不乾淨,因此他們上茶樓,要嘛自己帶茶葉,要嘛乾脆喝白開水。
台灣朋友說,台灣的茶莊到內地包下茶山種茶,規定不能用農藥化肥,結果茶葉運回台灣去,仍被驗出含有農藥。原來農藥早已滲到地下去了,茶樹無知,仍難免中招。
世道如此不堪,茶葉也遭殃,鐵觀音的好名聲終究只成記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