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自由感覺抽象及遙遠,卻絕非與你無關!香港屢次發生學術民意調查受到干預,城市大學高級講師兼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馮偉華亦提醒,在2012年曾發生學術自由疑受政治干預的風波。
浸大傳理學院在2012年1月 9日至 14日進行特首選舉調查,訪問人數為 1000,但浸大未待調查完結,便突然提早公佈只訪問約 800多人的調查,初步結果顯示梁振英的支持度跌至 27.8%,唐英年升至 21.3%,雙方差距較上次調查減至 6.5個百分點,調查結果對唐英年有利。
負責調查的浸大傳理學院院長趙心樹被外界質疑,提早公佈結果與政治獻媚有關。馮偉華強調趙心樹做法極有問題︰「因為在學術界,你要抽1000個樣本,那你不能只做到500個樣本,如果發覺對一個候選人有利,就急急將它公佈,這是在學術上完全不能接受。」
其後有傳趙心樹在2011年11月曾與梁振英飯局,亦有傳趙心樹曾被「唐營」的浸大校董會主席王英偉「提點」,而提早公佈民調結果。但無論如何,趙心樹最終辭去院長及傳理調查實驗室總監一職。
馮偉華強調市民要了解學術自由與院校獨立的重要性,一旦受政治干預,我們的學術便容易失去公信力。
學術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之一,與社會各界息息相關。過去一星期,不同學者解說學術自由的重要性,如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教授指民意調查機構受壓,最壞影響是市民不能知道真相;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鍾樂偉指,60-70年代的南韓獨裁政府,以刑法干預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令學者由支持政府改為反政府,亦帶動更多學生和學者參與反政府運動。
《壹錘定音》播出「壹起撐.學術自由」環節,呼籲大家一起發聲,撐學術自由,關注陳文敏事件!歡迎大家加入拍片,發送到壹錘WhatsApp專線9132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