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民主前線在今年1月始成立,多次參與打擊水貨客行動。發言人黃台仰(Ray)接受《壹錘定音》訪問,揭開組織神秘面紗。
Ray表示本土民主前線大部份成員均在佔領時期認識,也是一眾走得較前的行動者,彼此因理念相同而聚在一起。他指現時有50名成員,年齡層面闊,由未成年尚在讀書,至40多歲,正在做生意,屬離地中產的人也有。大家在佔領完結後,有感維護本土利益的政黨、團體較少,所以希望成立新組織,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動市民了解香港的問題及對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主持李慧玲問︰「是否現存政黨不能代表你?」Ray認同,並表示泛民一直保持大中華思想,更指暫時未有一個政黨或民間團體的理念、取向及定位與他們相近,因此認為要成立新組織多於加入政黨。
由於本土民主前線的形象被外界感覺與熱血公民相似,為何當初沒有加入熱血公民?
Ray指兩個組織方向一致,只是做事方法不同,例如在元朗反水貨客行動上,本土民主前線提倡「以武制暴」,成員會戴頭盔、披護甲,見到場面混亂,會主動保護示威者,不會受到當區居民的襲擊,熱血公民則沒有這樣做。不過熱血公民成員鄭松泰,昨接受電台訪問時致歉,稱作為組織者,未能就警方現場之安排作出適當反應。
Ray又認為熱血公民有完善制度,即使本土民主前線50名成員加入,也未必可以把想做的事情表達出來,加上既然自己的成員有能力及資源,自發成立一個組織會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