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零售跌15% 沙士後最差麥瑞琼:倘持續低迷 勢爆倒閉潮

港零售跌15% 沙士後最差
麥瑞琼:倘持續低迷 勢爆倒閉潮

【本報訊】本港一月份零售業仍疲弱,零售額按年跌14.6%,差過預期。除了受打貪影響的首飾珠寶、黃金維持跌勢外,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耐用消費品銷情亦罕見大跌逾四成。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指,一、二月整體新年檔期市道「非常困難」,如情況持續,擔心三月起出現倒閉潮。
記者:鄭柏齡 郭曉琳 黃翹恩

政府統計處公佈一月份零售市道數據,以銷售額計,按年跌14.6%至約四百六十六億元,錄得自二○○三年四月「沙士」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不過,由於去年農曆年初一為一月三十一日,早過今年的二月十九日;故在市民延遲辦年貨下,今年一月零售表現會受影響。按慣例,市場一般以一、二月合併數字評估新年銷情。

零售表現低迷,售貨員也沒精打采。 夏家朗攝

智能手機 金飾 銷情差

從分類表現看,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的其他耐用消費品,罕有錄得大跌,一月份銷售額急跌44.1%。首飾珠寶及黃金銷情仍然疲弱,按年跌21.4%。
旺角先達廣場手機店G-World Mobile負責人劉志剛表示,今年起市道「靜到七彩」,去年單日平均可售出逾三、四十部手機,近月大跌至「一日賣得幾部」,料銷售轉差因中國經濟欠佳、市場飽和、打貪,以及受「鳩嗚團」影響。
六福珠寶(590)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常指零售跌幅與預計相若,除內地經濟放緩,「驅蝗」行動亦有造成影響,不少內地客反映「落嚟買嘢俾人鬧咪弊?」公司將開源節流應付。

新春檔期難追回表現

麥瑞琼透露,農曆新年期間,包括電器、珠寶、化妝品及百貨公司等類別的五十二間大型連鎖店,銷情皆最少錄得雙位數跌幅,故對二月零售數據不感樂觀。她指,如新年檔期零售業要維持去年同期表現,二月份最少需增長19.7%,但認為機會「相當渺茫」;對今年市道可增長5%的目標亦開始感到悲觀。
麥瑞琼指,由於自由行消費力減少、「驅蝗」行動,加上日本、泰國、歐洲等貨幣急跌,搶走原本來港消費的中國旅客,她坦言「睇唔到有咩因素令零售業復蘇」。她擔心如低迷情況持續,踏入三至五月零售業淡季時,會出現商戶倒閉潮。
不過,經濟學家關焯照指出,扣除奢侈品銷情後,零售市道仍錄得增長;本港樓市、股市仍算暢旺,預料去年基數偏低下,全年零售市道仍可錄得增長。

【消費者心聲】

買護膚品多

香港人鄺小姐:「呢兩個月都係恒常消費,唔特別多咗或少咗,平均每月洗兩千到三千蚊喺護膚美容產品。二月尾出多咗嚟買嘢,感覺少咗啲人行得舒服啲。如果少咗自由行,冇咁多人喺條街到,出街意欲會大啲。」

鄺小姐

每次花兩萬

四川遊客李小姐:「平均每年來香港一至兩次,每次同媽媽一起消費大概兩萬元吧!反自由行那些示威活動沒有影響我們,不會因此減少消費。每次來港大多是去銅鑼灣購物,買衣服為主,珠寶、金飾那些很少買。」

李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