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裙心理(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洋裙心理
(記者 陳沛敏) - 陳沛敏

當大家對那條將地球人分成「藍黑」和「白金」兩派的裙子已經失去興趣的時候,我仍在思考箇中的玄機。
國際傳媒都引述了很多科學和醫學專家的意見,嘗試解釋是環境、螢幕、光線、年齡、眼睛和腦部等因素造成偏差,但認真讀畢所有意見後,你會發現其實至今無人能完美解釋這張裙照為何可以造成這樣的效果。(上星期幾個同事在同一會議室,同一時間看同一張報紙上印刷出來的裙照,有人語氣堅定:「好明顯係藍黑。」「白金」派一臉不可置信:「吓?點睇都睇唔到係黑喎。無可能。」證明至少跟螢幕和環境光暗色溫甚至年齡等因素無關。)
科學問題交由科學家解決。但無可否認裙照門的viral程度非比尋常,因此又非常無聊的跟朋友聊起:「呢單嘢會唔會令人更加犬儒呢?」甚至想像有些保守中產專欄作家平日的思路和口吻,大概會說政治爭拗其實好像這條裙一樣,既然同一條裙可以看成不同顏色,同一件事有不同立場觀點也應該包容,沒有絕對,不應只堅持己見……
我可能想得太多,但提出這種說法的人真不少。例如,葉劉淑儀曾經說,「真普選」是偽命題,國際有普及而平等的選舉權,卻沒有普及而平等的提名權。葉國謙也提出類似的說法,指普選「真假」的討論是假命題,若有人堅持要用自己的一套制度才願意通過政改方案,是不負責任云云。但數最經典的,當然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劉江華早前在建制派主辦的政改論壇上,論何謂真普選,說可以投票就是真普選,「冇得投就乜都假」。
要回應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其實很簡單。雖然不知道甚麼原因,不同人看這條裙子的照片會看出不同的顏色,但這條裙的真正顏色其實只有一個答案——真相只有一個。因此,不同人看這條裙得出不同結論的科學解釋固然很有趣甚至很有研究價值,但無論答案是甚麼,都不能改變裙子的真正顏色。
真正的普選就是選民有真正選擇的選舉,這絕對不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有人可以選擇袋住假普選,卻不能改變那不是真普選的事實。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