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er物語:即市飄忽另類投機 - 張士佳

Trader物語:
即市飄忽另類投機 - 張士佳

農曆年假期後,恒指波幅不大,上周五殺上了25000點,但很快便被沽回24800點,大市仍然欠缺資金流入作重大突破。不過明顯地資金開始跟主題走,例如澳門農曆年假期間,日均博彩收入為5.58億澳門元,較上星期下跌了5%,令一眾分析員大跌眼鏡,紛紛出報告降低板塊評級,加上傳出澳門政府計劃優化自由行政策,被部份市場人士解讀為設限額,令濠賭股上周被沽到殘晒,至上周五才出現輕微反彈。

小輪乍現買入訊號

另外,滙控(005)及恒生(011)上周一公佈業績差於預期,翌日便應聲下跌,恒指主要由騰訊(700)、中移動(941)、長和系等等支撐住。相反,內地股市上周三復市後,雖然相關指數表現一般,但幾個炒作主題,如一帶一路、內險、4G發牌等等,鑊氣勝於香港,因此上周四我做了另類投機,按比例對沖式沽期指揸H指組合,相信類似交易機會越來越多。
財爺上周公佈預算案,一如以往,實際收入遠高於早前估算,主要是因為印花稅收入多了近三百億元。今次財爺推出了約三百四十億元的舒緩措施,亦為「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了五十億元,另房地產政策以及基建開支亦沒有大變化,所以本地股市亦不為預算案所動。這就是現時港股的特色,只炒國策,本地政策除了樓市辣招外,市場反應有限,投資者亦很難從中找到機會。或者,未來香港真的停自由行,然後如誠哥所講,港股即瀉千點。不少人表示,如果停自由行令本地街道人流大減,生活或變得更舒適,亦只是付出恒指跌千點的成本,應該值得考慮。這個想法最危險的地方是,即使恒指單日跌千點,相信習慣了大風大浪的投資者損失有限,但零售、飲食及酒店業進入寒冬,影響到從業員中長期收入事大,將誠哥一句說話「無限放大」,漠視其他成本,好易出事。相比之下,澳門彈丸之地,在處理自由行這個「過多需求」問題上,採用加強分流旅客政策,保障澳門居民生活質素,而不是一下子趕客,有值得本港學習的地方。
另上周五收市後,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公佈,推出三項逆周期措施,包括降低七百萬元或以下的細價樓按揭成數,以及非自住物業的供款入息比率上限,進一步降低市場的購買力,估計本地地產板塊有一段日子冇運行。令人尷尬的是,我的交易系統於上周五剛發出訊號買入香港小輪(050),加上戰友告知,恒地(012)亦安排了增大五年期銀行貸款規模兩倍至一百八十億元,莫非系內真的有動作?可是,如果估錯,基於收緊按揭應會影響市場情緒,咁就要硬食跌幅。不過如果估中又冇買,更加會心理唔平衡。最後於上周五下半場,市場傳會有新辣招時,我採取的解決方法係,揸住香港小輪正股,並配以恒地睇淡衍生工具。

張士佳
註:筆者持有香港小輪及睇淡恒地衍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