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管局以特別津貼吸引醫護人員到急症室加班,冀減低病人輪候時間。計劃在十二間急症醫院推行,目標是加班醫護處理五萬五千宗次緊急及非緊急個案,但去年加班醫生總診症量為五萬一千宗,並未達標,多間「龍頭」醫院處理數量僅目標六成;參加計劃的二百八十多名醫生中,不足四成人為非急症科醫生。
「塘水滾塘魚」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鍾健禮指,急症室人手支援計劃前年二月推出,去年十一月放寬當值時段限制,加班醫生服務時數上升,由之前月均八百小時升至十二月的一千三百小時。他指,未有計劃前,求診高峯期要靠急症科醫生加班解決,實況是「塘水滾塘魚」,現時則可安排加班醫生當值,集中處理次緊急與非緊急個案,加快疏導輪候病人。
計劃現有約二百八十多名醫生參與,急症科醫生佔約一百七十人,非急症科醫生有一百一十人。聖母醫院駐院醫生王文灝稱,去年八月起參加計劃,在屯院急症室當值,每周做六至八小時,認為急症室工作學到更多醫學知識。惟前線急症室醫生指,加班醫生仍以急症同事較多,「塘水滾塘魚」情況仍存在。
■記者嚴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