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弱勢學生義工隊助人助己

八方人物:
弱勢學生義工隊助人助己

中二的朱寶盈個子小小臉圓圓,笑起來一雙眼睛瞇成兩條線,老師說,義工隊中,以寶盈最受長者歡迎,最喜歡她笑臉迎人,而曾患腦癌的寶盈,也份外能感受長者頑疾纏身之苦。
小五升小六那年,寶盈確診腦內有零點五厘米大腫瘤,須兩度做開顱手術切除。她病前髮長及腰,最為愛惜,媽媽與護士趁她睡覺時悄悄剃光,寶盈醒來見狀激動不已,「啲頭髮去咗邊,點解唔見晒?」但這一切,寶盈其實記不起了,都是後來聽媽媽說的。腦癌及手術令寶盈失去部份記憶,記憶力較弱,視力也受損,她珍愛的頭髮,至今仍未完全長好,幸戴上假髮,看來甚自然。

抗癌女生惹長者共鳴

大病漸癒,回到校園的寶盈加入校內義工隊,不時到社區的長者中心服務。老師說寶盈長得可愛,又很會說甜言蜜語,甚得老人家歡心。寶盈對抗癌魔的經歷,也叫很多公公婆婆有共鳴,彼此分享如何面對痛苦與病魔。
由義工活動建立信心的,還有中五的黃永傑與羅瑄丹,他們皆是新移民,初來埗到不敢與人接觸,擔心廣東話發音不準,現已能說流利廣東話,黃永傑更擔任大型活動的司儀。
家鄉在汕尾的黃永傑笑言,初來港是只懂潮州話與普通話,有次在義工活動中遇上同樣只會說潮州話的婆婆,兩人傾得份外投契。
羅瑄丹成績很好,卻十分介意自己發音不準,坦言感自卑,仍在克服中。她說,有時做義工會被小朋友取笑,但她不生氣,反過來向小朋友請教,彼此打成一片。
這些外界眼中的弱勢學生都來自天水圍伯裘書院,校長希望他們知道自己也有能力助人,並非只可接受他人幫助,建立信心及同理心面對成長中的挑戰。
■記者朱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