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如何分配父母免稅額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如何分配父母免稅額 - 李兆波

新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增加子女免稅額至每年10萬元,而父母免稅額維持不變。以一個年薪有60萬元的中產家庭為例,他們有一名子女,原本要交的稅款是二萬零七百二十五元,在預算案下,稅款是一萬八千元,未計算稅務寬減。每年一萬八千元的稅款即是每月千多元,而且是一個家庭計算,水平不算高。
子女免稅額由父母申領,而且稅局會告之合併評稅或是分開評稅何者較低。通常來說,分開併稅的稅款會較低。至於父母免稅額,那位子女申領有不同的結果,但同樣會帶來較少的稅款,問題是他們的入息水平。薪金較高者,邊際稅率是17%,次一級為12%,再次一級為7%。如果薪金只達稅率7%的水平,每一萬元的收入要交稅七百元,收入較高者,每一萬元的收入要交稅一千二百元。因此如果免稅額可以令當事人由高一個稅階跌至下一個稅階,如由12%跌至7%,那父母免稅額便由該人申領,以減少稅款。
除非你對稅務有點認識,否則你及你的家人可以到稅局的網頁 http://www.gov.hk/tc/residents/taxes/etax/services/tax_computation.htm,輸入你及你的家人的收入,以看看要交的稅款如何,再決家由何人申領父母免稅額。當然,一涉及家庭成員時,有時候不只是稅率那麼簡單。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