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絮語】
不少社工的服務對象是基層人士,也就是窮人。他們當中有些更是孤身一人,連棲身之所也沒有,晚上多半在天橋露宿,日間只會拿着二三十塊錢應付三餐。這些人是否領取不到綜援,抑或是不願接受?政府可以提供甚麼協助,讓他們不至好像給社會遺忘了而未能溫飽過日?
除了社工,相信不少人對貧窮人士的生活認識不多,即使有心幫助他們,亦不知從何入手。數月前筆者所屬的教會便推行一項關懷貧窮課程,讓傳道同工、教會領袖和有興趣的會友參加;課程除課堂學習外,還包括三天體驗營。
第一天參加者嘗試拿着小量的金錢去解決三餐,每一餐都苦惱地思考怎樣可以用這麼小額的錢令自己飽足?還有,下一餐又怎樣解決?於是就模仿那些貧窮人去翻區內的垃圾桶,看看可否找出一些有用的東西。
晚上躺在天橋上。一位中年參加者分享,由於是夏日,很快便汗流浹背,而且又有蝨子和蚊子,加上對陌生的環境帶點恐懼,根本無法入睡。早上趕快坐起來,路過的學生和途人沒瞧他一眼,感覺是沒有半點尊嚴和地位。第二天學習撿拾街上廢棄的紙皮箱,然後像其他公公婆婆一樣拿去出售,更把賣到的錢拿來作午膳。第三天是寫上一些鼓勵的字句裝成標語牌子,送給清潔工人、拾紙皮者和露宿者。體驗的目的相信是學習對貧窮人的關愛,讓他們感到人間溫暖。撰文:資深社會工作者陸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評理WhatsApp:91338683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