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溫哥華,不吃溫哥華蟹還吃甚麼?
其實溫哥華蟹並非只屬溫哥華,正式名字是Dungeness Crab,源於華盛頓州的Dungeness Bay,沿美洲西岸由阿拉斯加到加州均屬此蟹生長溫床。牠特色是手粗腳粗,四對爪極為強壯,比起東南亞的花蟹肉蟹大得多,一隻蟹的肉量是體重的四分一,即是普通兩磅蟹便有半磅肉,相對化算。而且Dungeness Crab以蜆和小魚為糧,加上太平洋水質較佳,故肉質鮮甜,是蟹中極品。
到達酒店已是晚上十時,惟舊同學不厭其煩帶我去消夜食蟹,阿廖是名正言順的老華僑,中學未完已移民溫哥華,他以地膽身份介紹我去老字號春秋火鍋,那裏炒一碟港式避風塘蟹也有八成功力,只是蒜粒較少又不夠香,但勝在蟹夠鮮夠靚,兩個極度超齡的中學同學也吃得暢快。
惟在找數時就有點兒也不暢快,單是一隻蟹已叫價七十二加元(即差不多五百港元),想當年十個九毫九兩隻蟹,就是兩年前到溫哥華也不過二十多塊錢一隻,現今價錢暴漲,實在費解。
阿廖解釋:「蟹價跟地價一樣,同是被強國同胞炒貴了。」有錢的同胞炒樓炒地是意料中事,炒蟹倒頗新鮮。原來財源充足的中國移民有見溫哥華蟹合中國人口味,便慢慢地控制了批發市場,中國內地可以付高價錢,因而水漲船高,本地蟹價也被炒高。聽後不禁慨嘆中國發展後的強大影響力,由香港的奶粉到溫哥華的肉蟹都不放過。
社會變遷是不能易轉的洪流,眼見尖沙嘴旺角及其他地區只剩下專門服務內地遊客的金舖錶舖和藥材舖,便明白到港人早已在經濟上屈服於此洪流,但在這不自覺的屈服下不少人卻極不滿內地遊客對日常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簡單來說,港人的想法是「想要你的錢卻不想要你的存在」。可惜世上沒有這麼便宜的事情,要賺別人的錢便要付上代價。只可惜在香港弱勢政府領導下,賺錢是有錢的地產商而付上代價卻是平民百姓。
金錢可以造福也可造禍,盼望中國同胞高抬貴手不要去炒蟹炒蝦,要不然我們不但無屋住更加無啖好食。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