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可得知酒精來源

化驗可得知酒精來源

【專家意見】
有專家表示,若懷疑飲品中有來歷不明酒精成份,可化驗區分酒精屬於工業用、食用或天然發酵而成,從而知道酒精是有人刻意添加,還是天然發酵而成。另有專家指,若飲品內含糖份高、生產或存放過程不當,有細菌進入飲品內,會令糖份發酵酒精;「有幾多份糖,就變成幾多酒精」。
浸大生物系教授黃港住稱,理論上含糖份飲品若受細菌污染,糖份可發酵成酒精,「但實際上唔容易,例如飲品要放喺室溫等佢滋生細菌,又要好長時間」,如有此情況,飲品包裝會發脹及較暖。

細菌令糖份發酵變酒精

現時化驗可區分飲品中酒精屬工業用、食用或天然發酵而成,從而知道酒精來源;也可分析飲品原來成份含量,如蛋白質、糖份及碳水化合物等有否減少;若成份減少,飲品可能被人稀釋,「倒咗啲飲品出嚟再加入酒精」,飲品顏色也會較淡。但若有人先將飲品放在空氣中,揮發至剩餘三分之二,再倒入三分之一酒精,便不影響原來成份含量。
中大環境科學課程主任陳竟明表示,若含糖份的飲品在生產或存放過程不當,細菌有可能走入飲品內,令糖份發酵成酒精。他不排除涉事飲品或是假貨,質素欠佳。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