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樓周記:遠期樓花 爆煲源頭 - 劉兆昌

老樓周記:遠期樓花 爆煲源頭 - 劉兆昌

一年伊始樓價再見高位,未見爆煲論中的下跌迹象。老樓不想加入論戰,未知這類超過四按的用家真正目的為何。
有老前輩教誨,物業除了可作自用或收租後,數十年前更用作擴充私人業務之用,如六十年代不少工業家為求加大生產線,便把工廠物業給銀行抵押,換取更多資金來擴充,所以當時買樓變成資產的一部份,隨時套現來作其他用途,並非全是壞事;當然那時碰上過度借貸或是周轉不靈時也隨時被銀行接管,這是經營手法和氣候,實屬非戰之罪。
在低息周期,多年前年輕人可透過低首期及超過九成半按揭迅速上車,而且透過樓換樓,短短數年間由細樓變大樓,比比皆是,假如息口回升,這些短債便有機會爆煲,這也不能否定多按揭的風險,但近年這低首期的現象並不是主流,反之是以多首期少按揭的比例居多,一旦息口回升暫未有太大影響其利息成本,何來爆煲之理,何況非主流銀行主流按揭類別,並不同九七年大型銀行參與過度借貸,令自己銀行變成最多回收單位,最後要花數年的時間才把手上的銀主盤沽清,因此,財仔並不足懼,反而是過去數年樓市消耗了兩年半的購買力,在明年及後年未及補充,樓價再大升的機會不及過去兩年般大。
因為自港府放寬了長達三十個月樓花期,這批在二○一七年才入伙的新盤到時才受到真正考驗,亦過度消化積聚的購買力,換言之,若以今天的價錢開的話,反映發展商亦看好後市,有機亦有危,諸君要慎重取捨。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