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甚麼令一個發足球夢的純真少年,變成斬首不眨眼的冷血劊子手?多次在「伊斯蘭國」(IS)殺西方人質片段出鏡的「聖戰約翰」身份曝光後,引起成魔是誰之過爭議。支援反恐疑犯組織稱,埃姆韋齊(Mohammed Emwazi)是在拒當英國軍情五處(MI5)線人後,被當局逼迫到變激進分子。
美國《華盛頓郵報》前天率先報道操英國口音的「聖戰約翰」,就是原住在倫敦的二十六歲科威特裔青年埃姆韋齊後,英國報章昨都跟進報道他的背景,刊登他多幅十歲至十一歲時跟小學同班同學大合照,只見埃姆韋齊盤膝坐地,一臉天真微笑,在校刊自我介紹說自己是曼聯球迷,興趣是打PlayStation,「希望長大後當足球員」。
爆料組織被斥一派胡言
埃姆韋齊六歲隨家人從科威特移居倫敦,父親起初當送貨司機,後來有自己的的士生意,生活小康。朋友指埃姆韋齊自小很虔誠信伊斯蘭教,但絕不極端,跟不同宗教的人都能做朋友,十來歲時也是個追上潮流的「潮童」,實在難以想像他會變劊子手。
「我認識的埃姆韋齊,是個漂亮的年輕人,非常仁慈、溫柔和說話溫馴,是我認識最謙卑的年輕人。」支援受反恐政策影響人士「籠牢」(Cage)組織的研究總監庫雷希(Asim Qureshi),亦有同感。庫雷希說他二○○九年首次收到埃姆韋齊求助,指他大學畢業後跟兩友人到坦桑尼亞「純粹旅行」,卻被當地警方指想加入索馬里阿蓋達分支青年黨,後被驅逐到荷蘭,受MI5和荷蘭人員盤問,MI5人員要通曉阿拉伯話的他當線人,他拒絕就被警告「生活將很困難」。
庫雷希指埃姆韋齊之後受當局監視、刁難和恐嚇,有一次甚至想勒他頸。他翌年穿梭科威特和倫敦,想在科威特工作和結婚,卻被當局阻止。他公開埃姆韋齊在電郵說:「我有一份工和一段婚姻在等我,在倫敦卻像籠牢中囚犯。」
他指埃姆韋齊在之後的電郵通訊態度日漸激進,直至二○一二年出走敍利亞。他批評英國的強硬反恐政策,把英國年輕穆斯林逼到激進:「我們把人家當成外人,他們就會自覺是外人,尋找其他歸宿。」
英傳媒卻指埃姆韋齊的故事沒那麼簡單,指他修讀電腦的西敏大學是激進伊斯蘭主義溫床,他在大學開始變激進,並被MI5視為二○○七年成立的一個聖戰分子小組成員,籌錢和派戰士到東非參加索馬里青年黨,他兩個同伴亦在索馬里被美國無人機炸死。
但倫敦反極端主義智庫奎利恩基金會總監拉菲克,批評庫雷希「一派胡言」:「這不是其他人的錯,不是英國或科威特的錯,是他自己和教他激進的人的錯。他是個冷血屠夫。」他又指「籠牢」一向同情聖戰分子的意識形態,有片段顯示庫雷希二○○六年曾在倫敦美國大使館外集會,呼籲支持伊拉克等地的聖戰。
妹妹曾拍片︰復仇不是正確回應
英國傳媒則質疑MI5失職,「放生魔頭」。《泰晤士報》指MI5至少六年前開始監察埃姆韋齊,將他列入恐怖分子監察名單和禁飛名單,卻讓他擺脫監視和用假證件溜出國到敍利亞。
另外,英國傳媒報道,埃姆韋齊的十九歲妹妹,現於米德爾塞克斯大學修讀傳媒,預科時一份短片功課,是關於一名穿連帽衣連環殺手持刀追殺女學生,以傳遞反欺凌訊息,指「復仇永不是正確回應」。
路透社/法新社/《太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