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無陷】Sandra開着她的電動輪椅,四處去,她夢裏的影像,老是隨形附影。有一個小小女孩,喊她:「媽媽!媽媽!」但,不知父親是誰。「我很喜歡發白日夢,我曾經以為天下間會有好心地的男士,好有愛心和包容,不介意我是這樣的,會跟我開花結果,現在知道是不可能。」結婚,生兒育女,對殘疾人士永遠是一個夢嗎?
記者:程詩敏 陳意軒
「我睇咗四次《惡作劇之吻》,每一次都喊!成日幻想自己係湘琴。」Sandra現實中遇不上她的Mr. Right,「無論是識朋友或男朋友,我習慣了,一齊未必有結果。」患有先天性神經線纖維瘤,有一條腿是義肢,因為纖維瘤壓著神經線,半邊身體長期有麻痺及疼痛感覺。Sandra小時的志願是「做個好媽媽」,儘管母親常說:「你顧掂自己先啦」,但絲毫不減她愛情的憧憬。
她的「男朋友」,也是輪椅人士,人人叫他「王生」。「但,也不是男朋友。」Sandra說,雙方很少身體接觸,也沒有談及性的話題,只是二人常相約到處玩,被人戲稱他倆:「王生王太。」也不聽見王生有抗拒。Sandra說這種似是而非的關係,從2006年到現在了。雙方最後都沒有踏出一步。
「從小到大,家裏都會跟我們說,我們這些人,沒可能結婚生BB。」殘疾朋友中,也有像Sandra一樣,渴望成家立室的。但2003年香港女障協進會做的調查發現,在550受訪的殘疾婦女中,有57%從沒結婚;而婦女事務委員會的數字顯示,該年所有15歲以上女性的未婚人口為29%。六成受訪者表示,希望找到健全,或比自己殘疾程度較輕的男士。統計處2014年發表的《第六十二號專題報告書》,顯示殘疾人士的喪偶/分居/離婚率為35.7%,比整體人口(9.6%)高近四倍,原因是甚麼?再沒有調查及數據供我們參考。
Sandra一次刻骨銘心的戀愛,是跟健全男性,彼此談及將來,後來卻不了了之。現在30多歲的她,再不執著要發展關係,結婚生子,「最重要係同佢一齊開心,舒服,可能兩年後我搵到我杯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