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警方繼續調查懷疑利賓納飲品中毒事件。一對外籍母女報稱日前從中環一攤檔購買利賓納飲用後不適,經化驗證實利賓納含乙醇。據悉,警方調查期間未有發現兩人飲用的錫紙包裝利賓納有針孔,但化驗顯示酒精濃度高,案件由重案組調查。至於母女報稱購買利賓納的中環攤檔,檔主則否認有出售利賓納。
記者:陳沛冰 佘錦洪
利賓納的生產商三得利表示,已向警方提供產品及認證等資料,未沒接到警方指示需停售或停產利賓納產品。
一名四十七歲女子和其九歲女兒,本月十八日飲用一包購自中環攤檔的果汁後,發現飲品帶有類似酒精味道,喝一口後立即吐出,其後逐漸出現喉嚨疼痛及灼熱。兩人同日到將軍澳醫院急症室求醫,女子翌日出院,女童留院兩日至本月二十日出院。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的初步化驗結果顯示,剩餘的果汁樣本含有乙醇,即日常飲用的酒精。
據了解,該兩母女是從中環港鐵D1出口畢打街附近一攤檔,購買三百三十毫升錫紙包裝的利賓納黑加侖子汁後不適。當日女兒先飲用該包利賓納後,感到味道苦澀,之後母親飲一口後也感到苦澀。兩人居於西貢,帶同該包剩餘利賓納返回西貢,向將軍澳醫院急症室求診後報警。
包裝無發現針孔
警方表示,已將案件轉交東九龍總區重案組一隊跟進,列作「求警調查」,會跟進是否涉及刑事成分。據悉,兩母女飲用的利賓納到期日為今年十月,警方調查期間未有發現包裝上有針孔,但化驗顯示酒精濃度高。昨日不少傳媒到兩母女報稱購買利賓納的中環攤檔,檔主黃先生指一向沒有出售利賓納。食物環境衞生署日前曾到該檔查詢。
急症室專科醫生鍾浩然表示,若有病人懷疑飲品中毒及帶同剩餘飲品求診,會於急症室測試該飲品的酸鹼度是否正常,可知道飲品是否含腐蝕性物質。但飲用是否含酒精則要交由化驗室化驗。高濃度酒精可令人喉嚨疼痛及灼熱,有醫生表示,市面上部份飲品製造過程中或以酒精消毒包裝,故需調查是否有人刻意落毒,或飲品製造過程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