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一種虛無縹緲、似有若無的東西,可以是一個問候,亦可以是一碗熱湯,讓你切切實實地感受得到、領略得到。幸好在香港這個以金錢掛帥的勢利社會中,仍有不少人講求良心,就像「糧心製作」的老闆劉鍵樺(小肥),為實現分享美食再延伸至助人的理念,毅然於工廈中開設餐廳,希望讓味道感動他人,將各人心底的良善引發出來。
記者:區佩嫦
攝影:譚建章
一個whatsapp促成了今次的訪問。Thomas在message中講解了他朋友餐廳的理念、招牌菜式等,來回多次短訊約好訪問後,他卻因公事未能參與採訪;當我跑到餐廳時,發覺Thomas竟是餐廳的業主,是一個與餐廳運作毫不相干的人,店主小肥更坦言這位「朋友」只是光顧過數次,閒時傾談生意理念而已。這點的確令我感到驚訝,業主與租客兩者的關係向來只不過建基於金錢交易之上,有租交,其實就可以懶理租戶的死活。Thomas坦言只因與小肥啱嘴形,又見他有心創業,希望幫他一把,良心食店遇到了良心業主,完全是一個令人感動的組合。
深水埗入貨 揹返黃竹坑
餐廳店主小肥只是位二十七歲的小伙子,一看其略胖的身形可知他是愛吃一族,「我覺得吃除了是果腹外,還是一種分享,利用美食分享心情、樂事。食物會隨廚師的心情而受影響,食客亦會受食物而影響心情,食絕對是一種心情分享。我希望以廚師的身份幫助有需要的人,以合理價錢可以吃到較優質的食材,並將以食物助人的理念分享開去。」正如餐廳名為糧心製作便是解作「天賜之糧,用心製作」。
餐廳選址黃竹坑工業大廈全因租金便宜,「平租先可以用到高質素的食材,而且還希望物盡其用,以不浪費為原則。」就像一客簡單的鮮蝦濃湯,味道有如龍蝦湯般鹹香鮮甜,湯內的每隻蝦也如我的食指般粗,「蝦是新鮮活蝦,湯底則是把阿根廷紅蝦刺身餘下的頭與殼炒香,與牛肉湯熬足兩至三個小時,不浪費又能做到有質素。」
即使是食材,小肥亦盡量做到新鮮,每天到街市揀選心頭好,「到街市買菜一來新鮮,二來是推動社區關係,這是很簡單卻很微妙的關係,其實我本想到黃竹坑街市入貨,可惜這街市的選擇少兼價錢貴,我只好在柴灣或偶然到深水埗入貨,每天揹着一大籃菜返黃竹坑,雖然辛苦但很開心。」小肥邊說邊露出其招牌笑容。
留客之道 惟用心二字
小肥的理念與他的信仰有莫大關係,他在二○一一年參加「平等分享行動」,將籌募的善款於深水埗獨立小店中購物,給予該區無家者和孤獨長者,後來他更到惜食堂、佐敦的禧福協會等地方炮製愛心飯,「我在禧福協會時才知道原來很多長者真的沒錢買個飯盒,沒想到香港這麼富庶,竟然還有這些事發生,所以立志要開餐廳,目的是希望用食物幫助有需要的人。」小肥坦言現在仍未做到收支平衡,暫時未能免費派飯給有需要人士,惟希望做到分享──在冇啖好食的工業區供應有質素的西餐,「有時會有裝修工人誤打誤撞進來吃飯,他們可能未曾吃過像樣一點的西餐,但吃過我做的菜式也會讚賞,更會成為回頭客。」就是用心兩個字,能讓食客從菜式中深深感受到,這亦是小店的留客之道。
糧心製作 黃竹坑業勤街35號金來工業大廈第1座25樓N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