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下雨 耶倫要加息(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天要下雨 耶倫要加息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上任剛滿一年的聯儲局主席耶倫最成功的地方不是把自己打扮成格林斯潘那樣的救世主,也沒有像伯南克那樣着力重訂聯儲局的遊戲規則例如增加透明度等。耶倫最厲害的地方是令聯儲局及聯儲局主席從幕前的主角退回幕後,沒有說太多話,沒有甚麼noise或特別舉動,盡可能lay low,讓經濟自行在超低息環境下復蘇。跟格老年代的神化及伯老年代的救火隊,耶倫治下的聯儲局有回到「隱於市」的迹像,也許這才是央行該有的位置而不是像金融風暴後那樣不斷成為傳媒焦點。
當然,耶倫的聯儲局能退居幕後得歸功於美國經濟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強勁復蘇,特別是失業情況明顯改善,失業率已回落到6%以下,每月新增職位則超過二十多萬份。在政策對頭經濟順風順水的情況下,耶倫及聯儲局自然不再做出頭鳥,採取「積極不干預」態度就好了。在這方面歐央行總裁德拉吉及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只有羨慕的份兒,因為他們仍在努力救火中。
耶倫的低調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政治壓力。過去幾年聯儲局無所不用其極的放水雖然成功解救了前所未見的經濟危機,但不少視通脹如洪水猛獸的學者已視之為離經叛道,大肆抨擊;控制國會的共和黨更有不少人認定聯儲局權力過大,不受國會監管,胡亂採取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必須強硬對付。有機會成為下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Rand Paul近期就發動一個名為「Audit the Fed」(審計聯儲局)的運動,爭取國會同意通過法律授權政府審計局審核聯儲局的賬目及檢討它的貨幣政策,以確保央行沒有越權。
Rand Paul的建議暫時支持者不算多,但卻成為不少對聯儲局心懷不滿甚至懷疑它偏幫奧巴馬政府的共和黨人借機發難的工具,向聯儲局施加重大的政治壓力,輿論攻勢更是一浪接一浪。面對不利的政治風向及充滿敵意的國會,耶倫選擇低調才是明智之舉。
當然,大家最關注的是耶倫如何把貨幣政策正常化,利率何時走出零水平。從耶倫這兩天在國會作證時的發言來看,今年內開始加息是不會改變的情況,問題是在哪一次會議後而已。有些分析認為耶倫強調patience(耐性)的重要性,不肯明言是否在未來幾個月加息顯示聯儲局將會推遲加息時間表。這樣的解讀其實有點一廂情願。耶倫在利率政策上無疑是個鴿派,她希望失業率進一步下跌,希望上班族收入回升是不爭的事實,但她同時明白目前的零息政策的確有扭曲經濟的風險,不可能也不應該無了期延續下去。耶倫現時強調patience是要觀察希臘債務危機會否帶來新一波震盪,損害美國經濟。若果在局勢未穩定以前宣佈加息,有關震盪可能會加倍,從而危及美國本身的復蘇,重溫1937年再陷衰退的噩夢。
不過,這方面的憂慮正隨着希臘跟歐元區達成新協議而減退。新協議反映,雙方面都有意願妥協,也有空間互諒互讓。只要情況持續,美國經濟再遇逆風的危險便大大降低,加息條件便更成熟。
事實上耶倫在聽證會上也說明,經濟情況若有變動例如美國復蘇步伐加快,上班族收入普遍改善,聯儲局可以在最近期的會議上改變會後聲明用語,為加息作準備,並最快在下次會議後加息。換言之,耶倫想要的是彈性及空間,不是推遲加息。一旦經濟熱起來,加息有可能更快更多。

盧峯
資深傳媒人